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这一共享平台盘活“沉睡”的国有资产
新华社记者申铖
省下280万元!近期,通过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平台,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闲置的部分科研仪器,被无偿划转调到了安徽省皖西学院,解决了皖西学院的仪器需求问题。
“调剂共享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过去存在的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所需设备,快速匹配需求,高效办理资产划转手续。通过此次调剂,我们不仅节约了资金,还大大缩短了资产配置时间,有效支撑了药理药效分析、中药分离鉴定、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安徽省皖西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近年来,通过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断加强,但仍然存在资产闲置低效与短缺并存、调剂供需信息不易匹配的现象。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2025年1月,财政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平台。
这一平台具体如何运行、实现资产调剂共享?
“平台覆盖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设置调剂广场、共享广场、需求广场功能,分别查询可调剂资产信息、可共享资产信息、单位提出的资产调剂共享需求,有效撮合供需双方信息,大大提高资产调剂共享效率。”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平台充分运用中央和地方一体化系统中的资产调剂共享功能,利用一体化系统资源和全国纵横衔接的资产管理模式,实现全国资产调剂共享信息的汇聚和发布。
简单来说,它就像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二手平台”。各部门、各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闲置的资产信息,也可以查看并申请其他单位的闲置资产。与原有的资产线下调剂共享方式相比,平台覆盖面更广、资产种类更加丰富,且能够实现智能撮合。
“通过优化资产管理,加强调剂共享,可以将‘沉睡’的资产变成增收的‘活水’。”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表示,进行资产的调剂共享是实现资产梯度使用、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做到物尽其用的有效手段,对节约财政资金、保障单位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平台依托全国已经建成并应用的一体化系统,不需要增加建设和运维费用,由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实现以最低成本提高资产使用和处置效益。
安徽、河北等地方财政部门率先开展“完善平台、信息登记、匹配资产”工作;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笔记本电脑,解决了安徽省宿州、阜阳等地的10家单位办公缺电脑问题……平台成立以来,调剂共享作用日益显现,省下宝贵的“真金白银”。
截至目前,这一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汇聚近20万条资产调剂共享和需求信息,推动资产跨部门、跨级次、跨地区调剂共享,平台应用正在进入“快车道”。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白彦锋表示,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将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等问题,不仅是对资源的节约,也是对国家财富的有效增值,以存量带动增量。
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正在盘点闲置低效资产,及时向平台推送调剂共享和需求信息,充分利用平台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效益。越来越多的“沉睡”资产将被唤醒盘活,为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