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4 02:32:00 股吧网页版
新华全媒头条 | “长远看还是东风浩荡”——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观察
来源:新华社 作者:韩洁,于佳欣,魏玉坤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新华社记者韩洁、于佳欣、魏玉坤)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2020年4月,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直面复杂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子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畅通经济循环、建设统一市场、突破关键技术、统筹区域发展……五年来,一系列前瞻性谋划落地见效,以格局之新蓄积发展之力,引领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顶风前行。

  当下,美国再挥关税“乱拳”,不断升级所谓“对等关税”,霸凌行径变本加厉。而中国应对更加沉稳坚韧,展现出更多力量与底气。

  风雨洗礼中,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远用意和现实指向愈加彰显: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长远看还是东风浩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认准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一)

  4月的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沿岸桥吊林立,万吨巨轮靠满泊位。

  作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关键一环,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2%。

  五年前,2020年3月底,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此考察,敏锐察觉到“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循环”。

  彼时,中美虽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美政客借疫情频繁甩锅中国,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明显上升,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

  新的形势,亟需谋划发展的新思路。

  考察后不久,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当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

  “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坐标上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邃思考。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每天平均2.4万户企业诞生,超过400亿元商品在网上售出,近5亿件快递寄送,超过1500万人次在国内出游……

  今天的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庞大国内市场是重要的大后方,发展空间广阔。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要把国内大循环搞好”“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

  着眼畅通国内大循环,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中国始终在行动。

  从出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到布局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党中央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大市场”向“强市场”转变。

  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着力点,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重要文件,以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优化商品服务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020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对扩大内需进行部署,去年的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

  电影《哪吒2》票房逼近160亿元,哈尔滨、长春、重庆等城市特色文旅接连“出圈”,汽车、家电以旧换新销量屡创新高,脱口秀、演唱会等体验消费兴起……一个个消费新场景,映射经济增长新活力。

  破除市场壁垒,才能为畅通国内大循环释放动能。

  位于大西南的川渝高竹新区,连片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新区企业可根据“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择优选择川渝其中一方的政策。

  “迁至新区后,我们同时享受四川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和重庆高水平的技术支撑,发展空间更大。”四川瑞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技术总监李效辉说。

  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畅通要素流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深化的改革,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

  欣欣向荣的国内大市场,是我们抵御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底气所在。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5.4%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强大的经济韧性和潜力。

  回望五年,我国内需主引擎愈发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9.2万亿元增至48.8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

  从更长的时间轴上观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悄然改变: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的67%下降到2022年的35%,内需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有外媒评价,中国正“让经济引擎发出轰鸣声”。

  聚阳生焰,拢指成拳。中国经济的大海中,有近2亿户经营主体,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着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不断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为个体工商户降本减负……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把握危和机,再塑新格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二)

  2025年4月,上海青浦练秋湖畔。

  由上百栋现代建筑组成、可容纳约3.5万名研发人员的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和谐融入周边江南水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睹这一幕,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心生感慨。他在最新刊发的《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一文中写道,当美国忙着加征关税、摧毁创新之际,中国却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

  挑战频仍,中国始终坚定而清醒: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

  在中国,创新被置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2024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

  这背后,是对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国家兴衰的“历史逻辑”,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这背后,是对复杂多变内外环境的清晰研判:

  2018年,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我国一些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遭遇遏制打压。

  “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

  越是环境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

  2025年元旦,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开始执飞沪港定期商业航班。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时说的话,至今令人心潮澎湃。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棋局中,有效供给能力强可以穿透循环堵点,促进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创新型人才,实施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一系列举措助推中国努力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进。

  创新浪潮,奔涌向前。

  “新质生产力”——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频频提到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

  “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方向。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

  手术机器人,临床医学发展的里程碑,因高技术壁垒被进口设备长期垄断国内市场。

  进入“十四五”时期,伴随国家支持发展高端医疗装备的利好政策,在产学研用共同努力下,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站上了风口。

  累计完成6000例手术、新增10省份21台订单……深圳精锋医疗科技公司去年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成为我国国产手术机器人大步走向市场的缩影。

  如今,面对“卡脖子”问题,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一步步“杀出重围”,他们不是取道低价竞争,而是加码创新研发。

  纵览神州大地,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展现出创新生态的乘数效应:“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全球爆火,自研脑机接口植入人脑获得新突破,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法国《回声报》刊文说,中国科技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人工智能、5G、新能源飞机、生物技术等将成为推动中国前进的新动力。

  未来已来,中国的创新步伐更加笃定。

  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唯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创新,才能抓住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在化危为机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三)

  就在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之时,中国以开放为笔,绘就多幅“春之约”画卷——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关村论坛次第启幕;消博会、广交会上,国内外参展热情高涨;多家跨国公司宣布对华增资扩产……

  太平洋两岸,一边是美国不断制造难题,一边是中国积极创造机遇,搭建合作共赢舞台。对此,有外媒评价——美国在忙“筑墙”,中国在忙开放,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深刻洞察大变局,方能布局大手笔。

  曾有人质疑,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否意味着中国开放政策发生逆转?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回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被视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扇重要窗口。

  当前,距离第八届进博会举行已不足200天。世界经济寒潮下,这里依然暖风拂面: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800家企业签约,充分体现各方对中国大市场的信心与热情。

  2018年11月,首届进博会正是在美国升级对华贸易战的背景下举办。

  “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如今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的主旨演讲,更感振聋发聩。

  面对逆风逆水,勇开顶风之船,这是中国的坚定选择。

  在多个场合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强调推进开放“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对外资企业承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瘦身”,“免签朋友圈”扩容,“China Travel(中国游)”火爆出圈,中国持续主动“链”接世界,畅通“双循环”。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合作中互利共赢、成就彼此的故事不断上演。

  作为进博会“全勤生”之一,美国企业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已占其全球产能比重过半。据相关外国商会报告,53%的受访美资企业预计2025年将增加在华投资;超过一半的德国企业将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发文称,关税风暴下,许多企业视中国为最安全的“避风港”。

  庞大的中国市场,既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更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坚强后盾”。

  这个春天,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义乌,商户们一如既往地忙着在线直播、接待客户、洽谈生意。

  “我们正通过跨境电商、海外参展等方式拓展新的市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做全球客户的生意”“与其为关税焦虑,不如主动应对,加大出海力度”……面对逆流,一家家中国商户迎难而上,积极拓展多元市场。

  与此同时,在中国各大电商平台和连锁商超,一场场接力促销活动,为众多外贸优品搭建起拥抱国内市场的桥梁。如今,中国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已有超8成企业同步开展内销业务。

  内外兼顾,打通两个大循环,是对冲外部风险的明智之策,更是构建自主可控供应体系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既要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又要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高水平开放有深入思考。

  天津市西青区,坐落着今年2月正式开诊的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去年底至今,我国已有3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释放出服务业大门越开越大的积极信号。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更多试点,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已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雁阵”,海南自贸港将在今年底迎来封关运作……

  降低“进”的门槛、对接“高”的标准、营造“优”的环境,更高水平的开放助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2024年11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宣布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今年4月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不断拓展“朋友圈”,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

  4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圆满结束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国事访问回到北京。今年中国元首外交的开篇之作,吸引全球目光。

  五天四夜,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近30场活动,深刻阐释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理念方针,推动达成上百项合作成果,书写了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篇章,在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冲击世界的大背景下,为各国团结合作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今天的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展望未来,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还会有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新征程上,我们坚定信心——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新征程上,我们把牢方向——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新征程上,我们众志成城——中国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14亿多人民团结一心画出最大同心圆,任何困难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