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个人养老金Y份额成绩单也随之出炉。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个人养老金Y份额合计规模达到113.9亿元,突破百亿,较2024年底增幅超过24%。
值得关注的是,红利策略正在个人养老基金Y份额中崛起。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的权益类指数基金Y份额中,多只红利类产品管理规模跻身前列,展现出显著的资金吸引力。
随着市场风格转向,红利资产凭借稳定分红与抗波动优势,正逐渐获得养老金资金青睐,从主题配置演变为长期配置。
红利产品“霸榜”指数基金Y份额
2024年12月1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并于12月15日起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至全国。与此同时,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
在相关产品运行数月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显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的权益类指数基金中,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多为红利类产品,红利资产已经成为养老市场的关注焦点。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以超过1.2亿元的资产净值,位居同批产品规模榜首,充分展现了红利策略在养老金长期配置中的吸引力。同时,该产品在一季度实现了7691万元的资产增量,位列同期产品增量排名第一,在同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处于领军位置。
资料显示,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成立于2024年12月,由基金经理柳军管理,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当前重仓股包括成都银行、雅戈尔、兴业银行、沪农商行、南钢股份等。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的领先表现并非孤例,多只采用了红利策略的权益类指数基金Y份额也在一季度获得资金青睐,管理规模位居前列。数据显示,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联接Y、创金合信红利低波动Y、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Y等产品在一季度持续获得资金流入,截至一季度末,上述几只产品的管理规模均已超过4000万元。
成为“确定性选项”
近年来,红利资产在个人养老产品中的配置需求不断上升。数据显示,规模排名前十的个人养老金权益类指数基金中,约有一半直接挂钩红利类指数,涵盖红利低波动等多个风格。这一趋势背后,反映出养老金投资理念正从博取相对较高收益转向追求稳健回报与低波动。
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红利策略聚焦现金流稳定、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兼具防御性与价值属性,能够在市场波动中提供稳定性,深受稳健型资金青睐。特别是在今年一季度,多只红利类基金Y份额产品实现了规模明显增长,养老资金正在持续流入这类资产。
在投资端,红利策略也更符合养老金账户“低成本、长周期、可持续”的投资逻辑。分红机制与波动控制能力的自然耦合,使相关产品具备了良好的防御与进攻平衡,成为资金布局中的“确定性选项”。未来,随着市场风格持续演化,红利类产品有望凭借其稳定性和适配性,进一步巩固其在个人养老金产品库中的重要地位。
低利率环境下有望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A股市场持续震荡,红利基金热度不断上升,逐渐成为投资者偏好的热门品类之一。
招商基金指出,红利投资以股息率为核心指标,主要选取现金流充裕、分红比例高的上市公司股票,涵盖银行、煤炭、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与其他权益类产品相比,红利基金在特定市场环境下更具稳定的分红特征,有助于增强投资组合的回报可预期性。
招商基金表示,红利策略所覆盖的标的多数集中在成熟行业,如公用事业、消费与金融等,这些企业的盈利相对稳健。在市场波动加剧时,红利基金的净值波动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抗跌能力。对于希望在震荡行情中获得稳定现金流保障、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红利类基金提供了兼顾防御性与回报能力的配置选择。
东证资管进一步表示,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市场,红利策略都是具有长期相对较高性价比的策略。展望2025年,东证资管判断,低利率仍将是市场的宏观主基调。在此背景下,固定收益资产的收益率相对偏低,红利资产具有4%—5%的股息率,更具优势,或能成为稳健型资金的替代选择,对于长期机构资金仍具备持续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