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后,助推多家中国跨境电商走红海外。4月13日起,一款中国应用程序突然在海外爆火。数据显示,它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的免费应用排名,从默默无闻的352名,突然连续多日飙升到第2,仅次于ChatGPT。不仅如此,它还在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冲上购物类应用排行榜榜首。

敦煌网排名飙升,仅次于ChatGPT
在敦煌网网站上,国外的消费者发现,在这个品类极为丰富、购物方便快捷的跨境电商平台,他们可以直接挑选中国工厂的源头好货。很多优质的中国制造商品,工厂成本远远低于海外零售价。即便算上高昂的关税,最终价格也很划算。

敦煌网集团董事长王树彤:这次有点像是在生死的关头,民间的智慧、民间的力量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最近这些年,美国也诞生了很多基于社交媒体上做创业的个人创业者,他们有特别强的诉求: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IP,对于他们来说怎么找到源头工厂,如何找到和他们对接的供应链,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敦煌网从2004年创办开始,就专注小额B2B赛道,努力帮助中国制造对接全球采购。到现在,敦煌网已经拥有254万家注册供应商,5960万注册买家,全球共一百多条物流线路和14个海外仓。虽然是B2B平台,但一件也能下单,对个人消费者和中小买家十分友好。

过去两三年来他们一直在海外运营社群经济,为中国工厂与海外买家搭建沟通的桥梁。他们与国外带货网红、个人创业者频繁交流,根据对方需求精准匹配中国工厂,甚至打算邀请他们来中国工厂实地探访,寻找好货。

专家:高关税阻挡不了消费者“真香定律”
《经济半小时》主持人张静:美国政府拉开架势要跟中国“脱钩断链”,但美国消费者、中小企业主却和中国制造的联系更加紧密,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无论是高关税政策还是“脱钩断链”,都离不开消费者的“真香定律”。通过跨境电商和电商平台,可以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更优质、价格更合适的商品。“真香定律”是一个市场的逻辑,是一个需求的逻辑,也是互联网和电商的逻辑。它将众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式触达到消费者手中。“真香定律+互联网定律”促成了跨境电商在美国消费者中引起如此巨大反响的底层逻辑。

美国政府以所谓的“对等关税”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甚至以胡搅蛮缠式的非理性态度,对中国课以245%的重税,这种做法不但无法缩小美国贸易逆差,反而推高了美国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成本。在人为的关税制造的压力下,美国的消费者纷纷打开中国的电商平台。在TikTok等短视频平台上,中国制造的商品引来热门关注。

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一批“如何在淘宝上购物”的教学视频意外成了“流量密码”。不少美国网友留言称“发现了宝藏”“中国商品又好又便宜”。

许多淘宝商家也敏锐地感受到了这股“民间热情”。这次跨境关注,正在转化为流量和订单——有的服饰、数码类店铺流量暴增上千倍,客服系统中出现大量英文咨询,不少商家感叹:“没想到有一天淘宝能变成外国人‘扫货’的主战场”。

如果说“供应链”是中国制造的硬实力,那么“电商生态”正是搭建民间通路的软实力。而平台能力与民间热情的叠加,正成为中美贸易关系中的一个“民间变量”。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以跨境电商平台为例,时尚服装等传统线下商超服装品牌,一年几万个品类就非常高了,但是电商平台一年可以提供几十万个品类的服装供消费者选择,这是巨大的反差。

《经济半小时》主持人张静:在当前高关税政策背景下,跨境电商是否仍然成为中美贸易的便捷通道?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本质上讲,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极大地提高了国际贸易效率、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是开展国际贸易的新便捷通道。然而,在美国高关税政策的影响下,确实对跨境电商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跨境电商的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仍然巨大。我们依托中国完善且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在这方面仍有回旋空间;未来在运输网络和物流效率上还有提升空间,这为我们未来应对高关税政策提供强大支撑;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增长,除美国消费者外,其他国家的市场在跨境电商和电商渗透率方面也呈现不断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