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三个月,上海楼市表现如何?今天(23日)定调了。
在今天公布的上海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中,房地产领域尤其亮眼。特别是二手房市场,上海已经连续6个月的单月成交套数,突破1.5万套荣枯线,折射三重信息。
第一,今年的楼市“小阳春”稳了。最近,一些想要买房或卖房的朋友担心:距离上海上一次发布房地产市场政策已过去半年,后续效应会不会减弱?看到个别楼盘人气不足、某些工作日二手房网签量下降等现象,更有担忧楼市走势的声音出现。
但是,官方数据给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交易规模方面,上海一季度,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增长10.5%;二手住房成交面积增长51%。其中,3月份二手房成交规模达到2.7万套,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
价格表现方面,上海房价已呈现止跌回升态势。3月份一、二手房价格指数分别环比上涨0.7%和0.4%。市场价格体系逐步回归稳定区间。
第二,政策效应持续发酵,市场走势向好。二手房交易已连续6个月突破荣枯线,而这一切的积极变化,源头正是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做出的全新决策部署。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力度空前,影响深远。上海迅速响应落实,在3天之后的9月29日发布“沪七条”,从多维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优化调整。土地是楼市供应的源头,从去年开始,上海着手对土地市场进行谋划调度,企业投资热情高涨。今年以来,连续三个批次的土拍均现溢价成交,平均溢价率达30%。
一季度之后,不少人对4月份的楼市表现尤为关注。尽管整月数据尚未完全出炉,但从局部情况已可一窥市场热度。
从1日至20日,上海二手住房成交量已经达到1.36万套,足见交易之活跃。新房市场的“日光盘”现象依然屡见不鲜。本周一,位于浦东北蔡的浦发莲园跻身“日光盘”行列,开盘当日,357 组客户激烈争抢112套房源。从近期多个楼盘的认购情况来预判,后续“日光盘”有望不断涌现。闵行梅陇的保利海上印,认购首日认购率就高达183%;浦东唐镇的浦发唐城五期项目,目前认购率已超131%;宝山杨行的四季隐秀加推批次,认购率也达到了95%。而浦东杨思板块的翡雲悦府,在认购结束后,更是成为今年以来上海认购人数最多、认购率最高的楼盘,吸引了将近1000组客户认购,认购率高达 412%,创下浦东内中环间认购新纪录,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新杨思热门楼盘认购现场
第三,住房消费已经成为稳经济、提振内需的重要支点。对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我们需要抱有充分信心,这并非空泛的口号。
企业用真金白银投票,印证了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未来,核心城市资产的压舱石作用将愈发凸显。这两年,上海宅地土拍市场涌入了许多沪外开发商,既有国内的,也有海外的。写字楼市场同样热度攀升,自去年起,不少国内实业资本加速在上海布局。
城市板块与产业结构转型,有望夯实需求基本盘。上海建设“五个中心”,优质产业持续造血,必然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聚集,催生对高品质住宅的旺盛需求。城市更新方面,“两旧一村”持续推进,释放出大量改善型购房需求。二者将为楼市注入可持续的增长动能。
最后来说说,普通消费者要怎么买房呢?要知道,上海楼市早已告别全面普涨的时代,呈现“结构性热销”特征,核心地段高端盘热销与外围区域平稳去化并存,说明市场正回归理性。这种理性是供需关系在政策引导下的再平衡——优质资产凭借稀缺性持续受捧,刚需产品通过性价比赢得市场,不同层级的需求均能在体系内找到释放空间。
因此,买家需要摒弃“盲目跟风、闭眼买房”的思想,转向和城市发展规划契合的区域进行优先选择。这包括城市的中心区域,以及正在崛起的新城板块。这些区域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产业发展潜力,同时在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方面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买家来说,将是更具前瞻性的选择。
一句话总结:政策引导之下,市场回归理性,分化行情中,价值决定成败。上海楼市的“确定性”,就藏在对城市发展逻辑的深刻理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