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22日电(记者魏雨田)随着市场波动率抬升和风险偏好下行,红利资产凭借其高股息、低波动的特性持续获得资金青睐。中银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姚进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红利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呈现出显著配置价值。
姚进表示,从市场运行规律来看,红利资产在不同市场周期中均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在牛市阶段能够通过盈利增长实现资本增值,在震荡市和下行周期中则凭借稳定的股息回报和低估值特性,具备相对优势的风险抵御能力。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姚进建议投资者对红利、科技与消费行业进行均衡配置,以把握不同市场周期下的结构性机会。
红利策略配置价值获关注
近期,中银基金旗下中银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发起式基金启动募集,该产品聚焦具备持续高分红能力的优质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把握当前市场脉络的工具化配置选择。针对当前市场环境,姚进表示,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优质企业正成为资金“避风港”,这为红利策略的有效性提供了底层支撑。
在被问及如何从众多红利指数中筛选优质标的时,姚进对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的构建逻辑进行介绍。他表示,该指数在行业分布上聚焦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传统高股息领域。从编制方法来看,通过一系列分红相关的硬性指标从全市场筛选出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优质企业。
“例如要求过去三年连续分红,从而保证企业分红的可持续性,同时规避掉经营波动较大的公司。此外,还要求过去四年分红总额大于再融资总额,目的是剔除那些靠‘借钱’来分红的公司,力求找到真正具有盈利能力的‘现金奶牛’。”姚进举例表示。
在挑选出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优质企业之后,再通过高分红、低波动、低估值、低贝塔、低换手率这几个选股指标,对股票进行综合评分,最终选取得分前50名的股票作为指数的成分股。姚进表示,相较于同类红利指数通常只聚焦于高分红和低波动因子,新引入的多个指标都具备良好的选股效果,进一步优化了指数的长期表现。
据新华财经数据,截至上周五,即4月18日,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过去1年累计收益率达14.14%,在同类指数中表现突出。
作为投资品种,红利资产本身的风格属性往往呈现出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动的特点。姚进表示,红利资产在牛市期间通常也能上涨,而在下行市场与震荡市中或有着更好的风险抵御作用。拉长周期看,红利资产 “攻守兼备”,既显示了低波动、低回撤的属性,也能把握中长期权益资产上涨机会。
当前时点或为较优配置时机
今年一季度以来,红利资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据新华财经数据,截至3月31日,中证红利指数年内跌幅超过4%。
在姚进看来,此次调整进一步降低了红利资产在微观交易层面的拥挤度。结合近期权益市场的波动与不确定性,无论是出于资金避险需求,还是政策资金对稳定板块的增持需求,均有望推动红利板块相对收益的提升。“从多个角度来看,当前时点或成为配置红利资产的较优时机。”
从基本面来看,姚进认为,当前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高景气行业相对稀缺,景气投资的难度较大。而红利资产以其盈利的稳健性和较强的抗波动能力,在市场中更有可能持续占据优势。
宏观环境方面,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利率处于下行通道。姚进分析表示,在这种低利率环境下,许多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已达到5%至6%,红利指数的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也已处于较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红利指数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期多项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姚进认为,这为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提供了长期支撑。
建议均衡布局红利、科技与消费
近期,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投资者风险偏好普遍回落。在此背景下,各类资产表现分化,部分行业面临较大压力。在配置方面,姚进建议均衡配置红利、科技与消费行业。
具体来看,在红利资产方面,银行、公用事业、公路铁路等板块业绩确定性相对较强。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核心品种,凭借其稳定的盈利能力、充裕的现金流以及相对较低的估值,或仍具备长期投资吸引力和底仓价值。
在科技成长领域,半导体与药品是本次对等关税的豁免产品领域。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环节,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展现出较高的成长潜力。同时,随着行业研发的持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产业景气边际改善的创新药行业当前阶段或相对占优。
姚进认为,泛AI产业链仍是国内重要的关注方向。其中,以AI算力链为代表,订单与业绩可见度相对较高的上游硬件产业,如服务器、芯片等领域,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需求的增长,或具备逢低布局价值。
消费方面,姚进分析表示,扩内需相关行业值得关注。例如受益于“两新”政策支持,业绩表现稳健的家电、汽车行业,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释放,有望迎来业绩的稳步增长。此外,存在景气提振催化的出行链、母婴等行业,在近期获得超额收益机会的胜率或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