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2日讯4月19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八期活动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圆满落幕。本期围绕《黄金市场投资布局与人民币黄金定价权提升——全球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参会嘉宾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部资深专家赵文建分享了精彩观点。
会上,赵文建介绍了中国黄金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提出,丰富“黄金+”组合产品,引入养老、社保等长期资金,增强了黄金市场稳定性。
“美元信用衰落给整个黄金市场带来机遇”,赵文建指出,美元发行过多之后,造成了美国财政、债务的不可持续性。特朗普新政府上台之后,在贸易、关税上的一些极端政策,造成市场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担忧。近几年来美国把以美元作为主要清算货币的全球清算支付体系,也就是SWIFT系统作为制裁的武器和手段,这使得全球投资者对美国主导的全球支付体系,也就是美元信用产生了不信任。
赵文建认为,随着美元霸权进一步松动,黄金作为无国界的信用支撑资产,已经升级到了整个货币体系重构的重要基石之一。中国部分黄金需求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若供应链受阻,将推高物流成本并影响供给。此外,国内黄金市场生态链虽完整,但场内场外发展不均衡,需进一步协同。
针对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赵文建给出了几点政策建议。首先,探索养老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对黄金的投资模式,通过引入增量资金来稳定市场的供需。同时,从市场流动性出发,增强金融机构间黄金实物融通范围和层次。
其次,优化黄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仓储物流设施的布局,提高黄金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自主可控水平。
另外,赵文建提出,要稳步推动黄金市场国际化的进程,提升人民币的黄金定价权。拓展“上海金”应用场景的同时,金融机构要支持中国的矿企到海外收购兼并黄金资源,做更多金融综合化服务,增强我国黄金的安全保障能力。
谈及黄金实体企业,赵文建建议要做好精准服务,降低黄金产业链企业资金运营成本,同时相关机构进一步推进贵金属在中国现代化产业布局中的应用。在个人投资者方面,可以引导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理规范开展服务和创新,丰富个人投资工具,同时做好消费者保护工作,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抑制非理性投资。
在主题为《从完善资产配置到提升定价权:黄金交易市场发展的前景展望》的行业对话中,赵文建分享了他对保险资金进入黄金市场的观察和思考。他表示,保险资金丰富、优化了国内黄金市场参与者结构。由于保险资金的负债特点是中长期为主,在配置上非常契合黄金长期保值的性质,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此外,险资进来之后,整个中国黄金市场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增强。
在黄金市场产品与服务能力方面,赵文建指出,可以发挥黄金与其他资产相关性弱的特性,拓展“黄金+”组合型产品,如黄金+固收、黄金+权益、黄金+利率/汇率等,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的需求。此外,当前黄金回购渠道有限,商业银行可发挥网点优势扩大回收服务。最后,赵文建提到,可以将黄金实物与区块链结合,实现来源可追溯、交易全流程透明,增强黄金的可信度,并通过AI技术优化黄金交易流程,提升市场运作效率与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