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2 09:05:41 股吧网页版
评论丨持续稳股市的政策空间充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周天芸(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高级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会议指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议明确,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

  此次国常会释放出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治理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的政策信号。同时,对于相关措施,会议强调“要直达企业和群众”,体现政策端从“应急响应”向“长效治理”的转变,预示后续还有更多的实质性系列政策。

  相关部署体现了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将“持续稳定股市”置于“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之前,这一表述不同于此前楼市在前、股市在后的表述惯例。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稳定对于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以及促进消费和投资至关重要。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并提出具体要求,表明顶层设计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度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枢纽功能日益增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首次写入稳住楼市股市,同时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以及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此次国常会释放出更加重视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持续”稳定股市表明政策的长期性、连贯性。今年年初,证监会召开的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工作时,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提出,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此次国常会在贯彻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着重强调“持续”,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要持续稳定股市”中的“持续”意味着此后的稳市机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体现政策操作从“应急响应”转向“长效治理”,表明实施的政策应具有连贯性、稳定性和协同性。今年一季度,A股主要指数多数呈上涨态势,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车等概念表现强势。4月以来,在外部风险扰动的情况下,中国版“平准基金”主动作为,多部委密集施策,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体现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定决心。有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保持较强韧性、资产价格稳定向上,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于外部不确定性的挑战未雨绸缪、沉着应对。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政策托底叠加估值等多重优势加持下,“中国资产重估”逻辑或将延续,股市的持续稳定是政策目标,也是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

  再者,“要持续稳定股市”体现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间。“要持续稳定股市”的最新部署也意味着有足够的政策工具能够“持续”“稳定”股市。会议强调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加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政策措施,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目前我国宏观政策尚有空间,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从2024年央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支持资本市场工具,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再到近日多部门协同发力稳定资本市场,我国的稳市机制日趋成熟,稳市政策工具也日益丰富。基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专项债、特别国债、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能够满足“持续稳定股市”。

  每当市场经历非理性波动时,相关“稳市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央行的“必要时提供充足流动性支持”,中央汇金公司的“平准基金”,上市公司的增持、回购,形成多部门、多主体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稳市机制”不仅成功应对短期的市场波动风险,也牢牢奠定股市“持续稳定”的基石,确保股市持续、稳定。

  近期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全球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投资者预期混乱和避险情绪上升,但中国A股市场显示出较强稳定性。基于中国经济较高韧性,叠加相关政策实施的前瞻性且及时性,中国股市有条件保持稳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