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2 06:58:20 股吧网页版
【世相百态】 遏制婚介乱象 别让灰色链条肆意扩张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5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则通报撕开了婚介行业的“甜蜜”伪装:近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婚介行业犯罪案件1546人,涉案金额从数万至千万元不等。当某些婚介所将“牵手成功率”换算为KPI,当算法将情感需求拆解为身高、房产、户籍的参数组合,被物化的早已不止是婚姻,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任根基。

  婚介行业的物化机制,首先体现在对“人”的符号化重构。广州某婚介所将月薪数千元的“婚托”包装成年入50万元的精英,仅一人便骗取8.9万元;苏州某文化公司从娱乐场所招募女性,以标准化话术诱导128名受害者支付250万元。这些案件中,婚介机构通过伪造证件、篡改数据库、操控算法推送,将活生生的人异化为可量化的“参数包”——身高、收入、房产等数据被无限放大,而性格、价值观等情感要素则沦为算法模型的“干扰项”。某婚介所后台系统中,“客户留存率”与“焦虑指数”的正相关曲线,更赤裸裸揭示了情感市场的“杀猪盘”本质。

  婚介乱象的野蛮生长,折射出监管体系的深层矛盾。我国婚介机构采取“注册即成立”模式,既无从业资质审查,也未设定服务标准。这种低门槛制度使得一些人能够轻易戴上“职业红娘”的帽子行骗。

  司法实践的宽容性更助长了犯罪气焰。某法院将“相亲对象年收入夸大20倍”认定为“商业宣传”而非欺诈,某法官以“赠予自愿”为由驳回89万元礼金追索诉求。这种法律模糊地带,实质是为黑产提供了“免罪金牌”——当骗婚成本远低于收益,当受害者因“证据不足”难以维权,灰色产业链自然肆意扩张。

  遏制婚介乱象,需构建“技术+制度”的穿透式治理体系。上海推行的“婚介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已见成效:将数万元服务费纳入银行监管账户,按相亲进度分批解付,使某机构虚构的“见面6人”承诺现形,为89名受害者追回损失。技术层面,可参照欧盟《算法透明度法案》,强制公开婚恋平台匹配逻辑,防止“焦虑指数”等隐蔽参数操控用户选择。

  司法创新则为情感伤害提供了救济路径。江西某法院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创造性适用于婚介服务,判决机构对“学历造假”“收入注水”等行为承担三倍赔偿责任;云南检察机关通过跨国电子取证锁定境外服务器数据,以“拐卖妇女罪”追加起诉跨国婚介主犯。这些实践不仅打破了“就案办案”的局限,更重新定义了婚姻中介的伦理边界。

  但比制度修补更迫切的,是重建婚姻市场的价值坐标。当某婚介所电子屏滚动播放“成功率98%”广告时,后台却在计算“客户焦虑转化率”,这种荒诞场景警示我们:算法可以匹配参数,但永远无法量化真心。浙江某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婚姻的本质绝非数据流水线上的标品交易”,这句话或许指明了终极方向——唯有削弱资本对情感市场的操控,重拾对人性基本的敬畏,才能让婚姻回归“两颗真心相知相许”的本质。

  最高检1546人的办案数据,既是司法亮剑的阶段性战果,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倒逼信号。在这场对抗资本物化的战役中,法治利剑需与人文关怀共振,技术监管当为情感价值护航。唯有如此,才能从婚介乱象的泥淖中,重建一个尊重人性、敬畏真情的婚姻生态。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