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达41.5%(国家统计局2023年数据)的新发展阶段,数据资产确权交易与数字货币技术创新已成为驱动金融体系变革的关键引擎。在全球金融格局深度变革、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的时代浪潮中,我国金融强国建设的征程正稳健推进。数据资产与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从不同维度为我国金融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数据资产是驱动金融创新与服务升级的核心要素,也是助力我国上海等地建设强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力量。数字货币研究和探索对金融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技术借鉴与应用。从技术借鉴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支撑,其分布式账本、加密算法等特性,可应用于数据资产确权、交易追溯。在数据资产交易中,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确保数据所有权记录不可篡改,交易过程透明可查,从而提升数据资产交易的安全性与可信度。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功能在数据资产交易中还可实现自动化执行,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与透明度。
二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我国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这对金融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在监管数字货币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如对新兴金融现象的监测、风险评估方法等,可应用于数据资产金融化的全监管过程。当数据资产涉及证券化、质押融资等金融活动时,能够借助成熟的监管框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数据资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议制定我国的《数据资产交易管理条例》,明确数据要素“三权分置”实施细则,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开展“监管沙盒2.0”试点,允许合规机构探索NFT资产证券化。
三是理论探索与产业协作。在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中,我国可从理论层面深入思考货币本质、价值基础等问题。数据资产具有明确价值创造逻辑且与实体经济紧密关联的特性,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数字货币脱离实体经济的弊端,避免数字货币无序发展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我国数据资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业生态,涵盖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交易等环节的企业与机构协作,为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产业协作的新思路。数字货币若要实现合理应用,可借鉴数据资产产业生态模式,构建从技术研发、平台运营到监管保障的完整体系,确保其在可控范围内发展,为金融创新探索新方向。
与此同时,考虑到数字货币可能存在市场、监管、技术等方面的风险,我国应高度重视数字货币风险的防范:
一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其一,完善法律法规。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数字货币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和监管框架,规范数字货币的发行、交易和使用。加强对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监管,要求其进行合法登记和备案,确保交易的透明性和合法性。其二,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我国应主导制定《全球稳定币监管原则》,推动G20框架下建立虚拟资产“风险评级+穿透监管”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货币监管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防范数字货币跨境交易中的洗钱和非法融资风险。其三,明确我国现阶段可以开展的数字货币业务的种类和边界。我国可以加大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力度,但目前要坚决防止任何机构、企业和个人以任何形式参与数字货币的购买和交易,同时还要坚决反对金融机构接受任何形式的数字货币的质押融资业务;要求数字货币的交易平台严格执行KYC(了解客户)规则。
二是强化技术监管手段:其一,区块链技术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透明可追溯等特性,加强对数字货币交易的监测和监管。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数字货币交易的自动化监管。其二,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和钱包的网络安全防护,要求其采取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措施,防止用户资产被盗。定期对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进行安全审计和评估,确保其安全性。
三是加强市场教育和风险提示:其一,进行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其对数字货币风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数字货币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其二,行业自律。推动数字货币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和标准,规范数字货币企业的经营行为。加强对数字货币企业的自律管理,督促其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数据资产与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将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为加速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数据资产的跨境流动和交易逐渐成为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数据资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与国际数据资产市场的连接日益紧密。这不仅有助于我国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还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我国金融市场。在跨境电商领域,企业可以利用数据资产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精准营销和风险管控,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发达国家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实践效果来看,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在国际金融合作中也扮演着独特角色。尽管数字货币在全球的监管存在差异,但在区块链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国际研究合作和监管日益增多。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货币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话语权,推动国际金融规则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此外,还需解决数据资产和数字货币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数据资产和数字货币领域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数据资产的发展需要既懂金融知识又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在相关课程设置上存在缺失,这使得我国现有的金融和数据人才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能相对不足,难以适应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需要专业人才对其技术原理、经济影响和监管政策有深入理解。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尤为匮乏,但通过开展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探索,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关注金融科技前沿领域,为金融强国建设吸引和储备数字货币方面的专业人才。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应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员工在数据资产和数字货币方面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景建国系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家、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