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京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继续保持高位。
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从四大区域来看,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分别为70.80、69.53、68.66、68.59,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连续两个季度,东部地区名列四大区域之首且改革热度指数提升。东部地区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区域。
其次,从全国31个省市区来看,重庆市(71.46)、北京市(71.40)、江苏省(70.84)、天津市(69.08)、河北省(68.92)、贵州省(68.89)、海南省(68.53)、山西省(68.13)、上海市(67.83)、广西壮族自治区(67.58)位列改革热度指数前十位。四大直辖市改革热度指数均进入前十位。自改革热度指数发布以来,海南省首次进入省市区前十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海南省2025年底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实现从“境内关内”向“境内关外”海关监管特殊区域的转变,并逐步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政策。目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已进入关键冲刺阶段,更加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逐步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第三,从省会城市来看,沈阳市(72.43)、南昌市(71.88)、西安市(71.86)、重庆市、北京市位列改革热度指数前五位。自2021年第一季以来,南昌市再次位列省会城市第二位。
第四,从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10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来看,沈阳市、西安市、厦门市(71.55)、重庆市、北京市位列改革热度指数前五位。中西部地区的武汉市(68.49)、西安市的数排名明显提升。
据介绍,改革热度指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六大领域,以及宣传度、参与度、反响度、获得感四个维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改革热度指数”课题组分析指出,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向新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总体保持高位,呈现出改革参与度、改革获得感同步提升的良好势头。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国以改革应对外部压力、解决内部困难的战略选择空间仍然很大。应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继续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扩大内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和持续向好。(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