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2 00:39:40 股吧网页版
西安唱响数智“秦腔”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贾丽

  在八百里秦川腹地,西安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数智“秦腔”愈发响亮。

  5G-A网络覆盖地铁八号线“飞驰”在数字环线、文旅AI一键换装穿越千年、低空天网织就全国智能航线……从地下交通到低空经济,从数字文旅到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西安正以数智创新重塑千年古都的产业版图,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效应,以“秦川数智创新策源地”为支点,辐射西部创新走廊。

  这一产业图景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西安,探寻产业创新发展的密码。

  算力聚链成势

  走进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有序排列的服务器机柜发出低沉的运转声。这个拥有500P算力的国家级平台,计算能力达到每秒50亿次半精度浮点,相当于25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算。其不仅是西部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也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普惠算力的重要“源泉”。

  “这里不仅提供算力支持,更是一个创新孵化、产业聚合平台,算力使用率达90%。”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首席运营官张云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雁塔智算大模型训推一体化平台的“即租即用”模式,将企业算力成本降低30%以上。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吸引中科昇腾(西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入驻,成为212家企业及院校的“智能大脑”。

  在这里,产业聚合效应形成强力辐射。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通过与西安高端制造产业园、集成电路设计基地联动,已推动数十个人工智能项目在交通、网联汽车等领域落地,培育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准上市企业……当前,其正与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联合开展DeepSeek系列模型适配工作。

  以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为核心,西安正构建“一核多园”的产业布局。数据显示,该中心周边人工智能产业带去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搭架构、定政策、绘图谱……聚焦AI产业发展,西安提前部署算力,西咸新区大数据基地等算力网络与延安华为云、商洛秦岭云等节点协同,构建起覆盖通用计算、超级计算、智能计算的立体化算力矩阵。

  人工智能底座的构建,正是智能产业集群“加速跑”的根基。“以优势产业聚链成群,我们力争2026年实现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兴产业集群崛起

  AI正加速融入西安的交通、文旅、航空等各个产业。

  清晨的西安地铁8号线木塔寺站,通勤人群川流不息。站厅内,5G-A网络的蓝色信号灯有节奏地闪烁着,为地铁注入数字活力。“地铁八号线全线部署5G-A 3CC技术并与AI深度融合,不仅为乘客提供高速网络体验,更催生出智慧出行新生态。”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云网规划建设部工程师李达刚如是说。他手持终端屏幕上显示的下载峰值速率突破了4Gbps。

  作为全国首条全线覆盖5G-A 3CC网络的地铁环线,这条“地下信息高速公路”正吸引通信设备商、车联网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等更多场景进行研发。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在悄然改变着空中“交通枢纽”。走进新建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联合运控中心,记者被眼前巨大的智能化大屏所吸引。75个智能化系统打通6400项数据,成为机场的“中枢”。

  机场三期建设指挥部5G专网高级项目经理吴尤骏手指轻触屏幕,无人行李车的蓝色轨迹瞬间出现。他说:“结合云、AI算力等技术,我们建成了全国民航业首张5G专网,实现20多项‘5G+’应用场景部署,让机场运行更高效。”

  据悉,机场群智能化场景正在持续孵化。这样的数字化场景,正在这座千年古都遍地开花,特色产业与生态经济的融合路径愈发清晰。

  “请帮我换上唐代仕女装。”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游客只需语音指令,AI系统就能实时生成古装形象并投射到AR屏幕上。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陕西云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黄徽川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与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产业链各方联合创新,开发了数字人导览、AI旅拍换装等多款应用,为景区拓展智慧文旅场景。

  AI也在生命科学领域派上大用场。在西安交大二附院走廊里,记者看到银白机身的“云迹”机器人灵巧避让行人,临床营养科主管剂师石洋解释:“这是AI配送员,1分钟就能把营养液精准送到床前。”此外,人工智能企业与医院联合研发的AI影像诊断等正出现在更多智慧医疗场景中,并建立起庞大的医疗数据集。

  眼下,西安多个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崛起。截至目前,西安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已经形成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链,辐射并带动周边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以西安为核心,陕西产业集群亦加速起势。去年印发的《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建成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软硬件等5个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

  “西安智能集群辐射效应增强,有力推动周边多地协同创新。”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跨界融合破难题

  数智化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正为多个新兴产业注入强劲动力。然而,在产业与数智新技术的融合中,需要突破多重瓶颈。

  在西安翱翔小镇,一张覆盖全国的“智能低空天网”正在徐徐展开。记者了解到,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部分飞行活动和经营主体各行其道,以及应用场景碎片化、数据不共享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好低空经济,需统筹解决好安全、效率、成本三大问题。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科为集团”)董事长周曙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为集团聚焦低空经济和无人机产业,全力推进全省智能仿真创新联合体、陕西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陕西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已招引落地无人机整机企业7家、无人机配套企业近30家,初步形成包括基础研究、研发制造等环节的低空经济和无人机全产业链生态。

  “基于‘基建+智能’‘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我国多地正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效应。比如,低空经济等产业在融入AI等新技术后,呈现出智能化、网络化和数据驱动的新特征,但同时也面临技术融合复杂度高等难点。这需要产业链加强跨领域技术协同,探索技术集成、安全保障的可行路径,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说。

  自主可控筑高地

  数智“秦腔”的“唱响”,也离不开产业链持续攻坚自主可控技术。

  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诺科技”)便是自主创新生态体系中的一员。作为西安无人机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无人机场+后台软件”智慧空基飞行机器人,是国内唯一的行业端到端工业级无人机平台。

  “该平台已经完成多个业务场景的鲲鹏、昇腾适配工作,应用于装备无人化、能源巡检数字化等领域,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状态。”因诺科技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陕西电子长安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计算”)也在加速探索国产化替代路径,并已进入鲲鹏、昇腾、麒麟生态圈。

  “公司创新产品已经进入交通、金融等多个领域,将持续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自主创新、安全高效的超强算力、通信支撑。”长安计算科技负责人如是说。

  “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新型特色集群将成为多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西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靖锋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在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中,西安的创新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巨轮破浪前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