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1日电(记者王小璐)4月以来,在现实及预期双弱的基本面主导下,双硅加速下跌。21日盘中,工业硅和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分别下挫至8690元/吨和37135元/吨,均为上市以来最低点。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双硅价格接连下挫是受库存压制、丰水期供给压力、光伏需求走弱等因素影响。长期来看,双硅供应端仍存过剩预期,且因光伏“抢装潮”使需求前置,未来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机构提示关注交割月情况,临近交割或带来交割仓单的需求,有望弥补部分需求下滑。
双硅价格跌至历史新低
在基本面弱现实和弱预期下,双硅市场连日受挫,价格持续下跌至历史新低。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多晶硅企业平均开工率降至40%以下,产量同比减少44.7%,但库存仍处39.18万吨高位。从价格来看,一季度国内N型复投料价格稳定在4.16万元/吨左右,同比下跌41.49%。价格一路下跌,基本跌破所有在产企业的现金成本,全行业亏现金流已经超过三个季度。
金瑞期货研报指出,此次双硅跌价均受库存压制、丰水期供给压力、光伏需求走弱驱动,价格走势关联度较高,多晶硅价格走弱后对硅粉压价情绪浓。
国联期货研究员董娇雄进一步分析,从基本面来看,多晶硅需求端“抢装潮”已接近末端,且下半年需求已被前置,在关税的影响下,盘面交易需求拐点抢跑。与此同时上下游库存仍在高位,产业链的利润回吐至原料端需要下游消耗完自身的库存后,传导至原料库存为主动去库,而当下来看去库压力仍较大。此外,盘面博弈中空头逻辑占据主导,硅料厂现货降价及下游硅片订单缩量进一步压低价格。
一般来说,工业硅与多晶硅具有强正相关性,但近两年走势出现分化。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多晶硅在光伏装机预期支撑下,4月才出现较大跌势,而工业硅因自身产能过剩率先下跌,自去年10月起已进入下行阶段,近期跌幅尤为明显。
董娇雄表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工业硅的需求端增量有限,叠加自身产能供给过剩格局明显,在去年10月份工业硅进入累库阶段,被动降价去库。与此同时,能源价格持续下滑压低工业硅的能源成本。据五矿期货分析,3月工业硅市场新增18万吨产能投产,产能持续扩张,而下游多晶硅和有机硅行业因自律减产导致需求锐减。
西南丰水期成本下滑预期仍存
展望后市,工业硅和多晶硅市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在董娇雄看来,工业硅当下的基本面矛盾主要表现在新疆大厂并未解决过剩问题,需求端多晶硅自律减产和有机硅减产稳价促使需求端预期崩塌,对于硅元素的直接需求锐减。且当下工业硅价格已刺穿南北大部分企业的现金流成本,与此同时西南丰水期成本下滑预期仍存。
五矿期货研报指出,当下工业硅仍处于产能持续扩张的周期中,虽有阶段性减产情况有助于价格企稳,但不足以改变过剩趋势,价格回升需需求明显回暖,当下仍需警惕价格阶段性继续向下的风险。
多晶硅方面,硅业分会预测,二季度我国多晶硅市场供需维持平衡状态,预计国内供应量30-32万吨,增幅不超过10%。
董娇雄提到,由于光伏“抢装潮”致使部分需求前置,下半年在装机需求走弱预期确定性相对较高,叠加丰水期供给端增产预期将会加速过剩局面。
硅业分会分析,二季度我国多晶硅市场供需将维持平衡状态。虽然市场尚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供应量不排除会受到部分新增产能投放及二季度末丰水期带来的影响,但考虑到目前价格低迷,多数企业将优先考虑采取产能置换的方式进行平衡,基本不会出现产量短期激增的情况。同时,二季度硅片产量有望达到150GW,对于硅料需求31.5万吨。虽然库存依旧保持高位,但是期货蓄水池作用逐步显现,也将缓解产业内的库存压力。
广发期货研报进一步提示,从期货仓单需求的角度来看,参考此前上市品种,一般临近交割都会带来一部分交割仓单的需求,有望弥补部分需求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