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1日电(记者沈寅飞)在近日举行的资管科技2025春季研讨会上,来自政产学研的知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投资管理平台建设展开热议,集多方智慧,共探破局之道。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认为,新技术发展为经济带来颠覆性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深刻重塑着生产生活方式。从制造业到金融业,从产业到社会治理,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和产业兴衰的关键变量。
曾刚说,在新起点上的资管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政策支持助力技术突破、人才汇聚,为资管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创造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利用技术突破原有的生产模式,探讨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增长曲线。未来,要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引领金融与数字技术的协同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顾问屠光绍说,当前,我国的人工智能在国际上已处在领先的位置。通过人工智能的优化设计,打造新一代的资产管理平台和系统,关键在于更好地融合传统资产形态和新资产形态。通过人工智能与新一代资产管理的设计,形成更多的包容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更加前沿的资产管理需要,推动资管行业发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总结来看,随着开源服务与开放生态成为主流趋势,大模型金融应用迎来新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要求,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领域应用。由此,需要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生态各方共同努力,着眼于数据、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与合作,由内到外、由简单到复杂来稳步推动大模型金融应用落地。同时,也需探索完善大模型金融应用评估、评测与评级机制,推动相关技术标准、伦理规则、备案模式的创新探索。
富国基金管理公司首席信息官李强说,投资管理平台的目标和定位是为投资经理提供快速的决策分析和高效执行。数据标准化和EDA架构开发认知升级是新一代投资管理平台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自研和厂商协作并存是新一代投资管理平台的建设路径,其关键在于做到统一架构治理。
华锐技术董事长邹胜认为,资管行业需要更加开放的资管科技生态,资管机构与资管科技公司之间有多种价值交换形态,核心是能力和效率,双赢的关键是分层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