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的魅力不只在科技圈,一旦公募基金与其沾边,吸引来的资金能将一只迷你基“膨胀”到10亿元以上,能让一只10亿元的基金迅速涨至百亿规模……
近期多只重仓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基金披露了一季报,得益于机器人相关板块的上涨,其净值和规模实现双增长,多只基金规模突破百亿元。主动股票基金方面,前一季度末规模仅0.48亿元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最新规模达到13.21亿元;被动指数基金方面,华夏机器人ETF最新规模达到119.96亿元;混合型基金方面,鹏华碳中和主题最新规模达到108.96亿元。
不过,人形机器人的行情并非一片坦途,曾在3月下旬有过一段深度回调,相关基金净值也发生了较大回撤。人形机器人行情的波动主要与行业动态相关,在上周末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上,不乏一些糗态百出的机器人,尽管这类新鲜产品吸引了无数资本目光,但产品显然还存在一些技术短板。
对此,受访者认为,短期内可能会引发市场对行业发展速度的重新评估,导致投资情绪出现阶段性波动,但长期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多只百亿基诞生
已披露的公募一季报显示,多只指数和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实现了较大增长,除多只港股ETF、黄金ETF规模增长超百亿元外,多只重仓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板块的基金,规模也实现了较大增长。
具体来看,一季度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的鹏华碳中和主题,规模从上一季度末的10.35亿元增至108.96亿元;同样重仓了机器人相关板块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规模也大幅增长,从17.62亿元增至115.18亿元;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得益于机器人板块行情,从一只0.48亿元的迷你基金增至13.21亿元。
上述三只基金今年一季度的区间涨幅分别为60.26%、52.32%、53.65%。从持仓策略来看,鹏华碳中和主题是一只注重“碳中和”方向投资的基金,其在季报中多次提及与低碳环保有关的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机会,除了多次提及固态电池、光伏等板块投资机遇,也一直看重机器人的投资机会。基金经理闫思倩在今年一季报中表示,机器人等领域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并持续领跑的关键点,有新的技术突破。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的核心配置一直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板块,去年一季报中曾提出“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在今年的一季报中继续沿用了此观点,基金经理张璐还提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依然在快速发展。不过,随着量产逐步落地,个股分化可能会加剧,波动会有所增加。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靠坚守机器人板块最终甩掉“迷你基”身份,其基金经理张荫先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未来数年乃至十年间,将成为极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但投资面临起伏,且当前板块静态估值较高,波动率较大,这也是投资成长性赛道会面临的问题。
除了上述几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一些行业主题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依靠赛道优势,业绩和规模也实现了双增长。其中,已披露一季报的华夏机器人ETF,规模突破百亿元,达到119.96亿元,一季度区间涨幅为15.82%。另一只规模突破百亿的ETF是易方达人工智能ETF,依靠人工智能赛道的大火,该ETF一季度末规模同样突破百亿元,达到156.92亿元,一季度区间涨幅为5.15%。
短期难免情绪波动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板块当之无愧成为一季度最受投资者青睐的方向,但需要注意的是,两大板块在一季度临近结束前,均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调整,相关基金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回撤。
并且,这两大板块场外最新动态不断。比如,上周末在北京举办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尽管有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但糗态百出,有机器人刚一起步就“摔跤”,有机器人没跑多久就“趴窝”,整体完赛率较低引起投资界热议。有业内人士甚至调侃,莫非是机器人板块空投组织的比赛?
不过,对于此类正在经历从0到1阶段的新生事物,业内人士整体还是给予了较为宽容和耐心的投资态度。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在比赛上出现的“摔跤”“趴窝”等现象恰恰反映出在奔跑这个领域从模仿人类、追赶人类,到超越人类的快速进化过程。而且一旦机器人某项能力超越人类之后,其发展上限是非常高的。
因此,韩玮认为,短期市场难免会出现一些情绪波动,不过,这将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布局机器人产业创造机会。投资人应当审慎投资行业中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且估值合理的股票,或者稳健可靠的机器人主题基金,任何时候都不宜盲目跟风追高。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认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上暴露的问题,客观反映了行业目前在核心技术环节还存在明显短板,“这些技术瓶颈在短期内可能会引发市场对行业发展速度的重新评估,导致投资情绪出现阶段性波动”。
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其表示,这些技术挑战恰恰揭示了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口,实际上有助于加速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进程。
因此,卜益力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AI与高端制造的融合载体,其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当下的技术挑战不会改变行业向上的大趋势,而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对投资者而言,随着市场对技术瓶颈的逐步消化以及对行业长期价值的重新认识,投资者可能会更加理性地看待机器人板块的投资机会,而非盲目跟风。同时,投资难度也会加大,选择行业主题基金可能会是更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