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母机产业整体从数控一代升级为智能一代,整体迈入世界工业母机产业链的中高端。”4月21日下午,中国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湖北省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推介会上表示。

中国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做报告
当天,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正式发布。
据介绍,这是世界首台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数控系统,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数控系统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是对标国际顶尖水平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创新“领跑”的战略转折点。
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高端数控系统长期被国外垄断。
智能时代提供了“超车”的机遇。历经30多年技术积淀、多年集中攻关,华中数控于2021年推出了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近年来,华中数控与华中科技大学深度合作,研制出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和AI大模型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
据介绍,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将指令域大数据、数字孪生、融合建模等核心技术与数控系统深度融合,使机床首次具备自我感知、自主学习和深度交互能力。
这基于该数控系统自创的“一个智能底座、两条数字主线、三个功能子系统”技术架构。其中,全局贯通的智能底座通过硬件平台集成AI芯片,研制智能传感模块,软件平台支持在AI芯片上部署DeepSeek、智谱清言等大语言模型,形成了机床的“神经网络”和“超级大脑”。机床数字主线记录了机床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贯穿零件整个加工过程的加工主线纵横向叠加,为智能数控机床提供数据和知识支撑。系统基于自我分析、自主学习能力,围绕工艺优化、精度提升、健康保障三个子系统,形成智能会话式编程、智能人机交互、智能工艺参数、智能故障诊断等典型应用场景,实现更快、更精、更可靠、更智慧。
“从传统数控系统依赖预设程序的‘刚性控制’,到智能数控系统通过自主‘感知-学习-决策-控制’闭环,‘华中10型’实现了数控机床从数字化革命到智能化觉醒。”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表示。
自主学习是数控机床智能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可以说是“灵魂”。
陈吉红介绍,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在融合建模方法、指令域大数据的自主学习机制、AI大模型垂直应用三方面实现创新。其中,通过深度学习虚拟仿真加工形成的指令域数据,实时比对实测数据“双码联控”,提升加工效率和精度,可显著缩短加工时间最高达20%。AI大模型融合机床领域知识图谱构建AI助手,可通过语音交互自动生成加工程序,自动维修水准已超过三年工作经验工程师。
好的数控系统是“用”出来的。
据介绍,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已向机床厂、用户及第三方研发机构开放硬件接口、数据接口与运行平台,已与18家中国机床企业共同研制了配载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的世界首批20台智能数控机床,包括智能五轴加工中心、智能激光加工机床等,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跨越。
“我们与江西一家企业联合研制的智能立式五轴加工中心,涡旋盘轮廓精度提升75%。”陈吉红说,随着智能机床在千万工厂落地生根,一个以数据为血脉、以AI为神经网络和超强大脑的新智造时代正加速到来。
周济提出,今后十年,正是智能数控机床这个智能一代装备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母机产业一定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集中优势力量打赢一场智能升级的战略决战,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实现中国工业母机产业的开道超车、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