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食品溜溜梅,时隔几年后再度冲刺资本市场IPO。
近日,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开始冲击港股IPO,中信证券、国元国际为联合保荐人。
据了解,溜溜果园早在2019年6月就曾向A股提交上市申请,不过半年后在年底就选择撤回申请。对此,溜溜果园解释称,为应对当时的市场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溜溜果园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果类零食企业,打造了涵盖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梅冻的梅产品的食品矩阵。主营业务是特色果类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青梅类加工制品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其他特色果品包括李梅类产品、西梅类产品、果干制品及其他。
据了解,溜溜果园主要提供的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及梅冻,价格在4.9元到19.9元不等。截至2024年年底,溜溜果园已建立覆盖全国34个省市的经销网络,拥有1396家经销商。
根据弗若沙利文的资料显示,2024年,溜溜果园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零食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9%;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5.7%。
业绩表现上,在过去的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及16.16亿元;同期毛利分别为4.53亿元、5.3亿元和5.83亿元;净利润为6843.2万元、9923.1万元及1.48亿元。
整体来看,溜溜果园的营收、净利润过去三年都在逐步上涨,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主要产品毛利率在震荡下降,经营压力值得重视。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毛利率分别为38.6%、40.1%、36%。招股书显示,溜溜果园营业成本中原材料成本为主要开销,原材料收价格波动及季节性等因素仍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
具体来看,溜溜果园2024年毛利明显下滑,主要因梅干零食毛利率从39.6%降至32.1%。而梅干零食2024年营收达到9.74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的60.3%,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截至2024年,溜溜果园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4.6%。在过去的三年,溜溜果园的原材料成本分别为到4.89亿元、5.76亿元及7.71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41.7%、43.5%及47.7%。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三年,溜溜果园的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2.7%上升至2024年的33.1%,其中最大客户收入占比达14.1%,增长明显。而且公司2024年末现金储备7805万元,短期借款3.12亿元,有一定的资金压力。
作为一家食品企业,溜溜果园在上市之前,共计获得了4轮融资。
其中在2015年5月,红杉中国在A轮中以每股12.75元价格投资了1.35亿元。
2016年,个人投资者李青以27.63元的价格认购了370多万股份,代价约为1.03亿元。
2020年,创始人杨帆以2880万元价格转让891641股给诺享瑾鸿,同年溜溜果园增资,诺享瑾鸿以4399.19万元的代价认购136万股,完成C轮融资。
2024年12月,溜溜果园完成华安基金以4000万元和兴农基金以3500万的D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红杉中国在2024年6月退出,当时溜溜果园以减资的方式回购红杉中国的全部股份。2019年,在溜溜果园从A股申请撤回之后,个人投资者李青也选择了退出,当时以1.185亿元的价格转让所持股份给了深圳君荣。
在IPO股权结构上,溜溜果园创始人杨帆夫妇分别持股37.97%和4.37%;聚润投资持股36.53%,聚润投资由杨帆夫妇全资持股;深圳君荣持股5.52%;华安基金持股1.8%;兴农基持股1.57%。
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表示,本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大梅干零食、梅冻及产品配料的产能;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网络并开拓国际市场;招聘研发人员并推进研发计划;以及用作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