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裴荣荣升任中航基金总经理,年内中小公募高管频繁变更
这个周末,又有基金公司迎来高管变更。“海选”总经理九个月后,中航基金官宣新总经理上任。但这位新总经理并非来自外部招聘,而是由中航基金内部提拔。
裴荣荣升任中航基金总经理
4月19日,中航基金发布公告称,裴荣荣新任公司总经理,已于4月17日上任,裴荣荣原任的中航基金副总经理职务自行免去;此外,公司还公告了副董事长刘建职务名称变更为联席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新任的总经理裴荣荣此前在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担任中航基金财务总监,此后又担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职务。
刘建则是一位行业老将,此前在多家银行任高管,2014年迈入公募行业,在中外合资公募泰达宏利基金(现转为独资公募,改名为宏利基金),先后任副总经理、总经理。2019年离任后,加入中航基金,自2020年7月1日起任中航基金总经理。
去年7月初,担任中航基金总经理四年之久的刘建离任,总经理一职随之空缺。令人意外的是,刘建“反向”转岗成为该公司督察长。对此,中航基金曾回应称,双方股东为公司长远发展对经营层做了调整和安排。
刘建离任总经理不久后,中航基金控股股东中航证券在官网发布了一则中航基金的总经理招聘公告,引发行业关注。此次裴荣荣出任公司总经理,也为中航基金“海选”总经理一事画上句号。
中航基金成立于2016年,目前中航证券持股55%,北京首钢基金持股45%。公司成立之初是由中航证券全资持股,2020年5月,北京首钢基金拿下45%股权。同年,公司迎来了新任董事长、总经理和督察长。目前,杨彦伟仍任公司董事长,而总经理、督察长都已变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航基金旗下共有28只基金,合计规模439.23亿元,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据多数份额,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合计368.59亿元。
中小公募高管变更频繁
2025年,基金公司高管变动依然频发。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今年以来已经有113位基金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涉61家基金公司,其中涉及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的分别达11人、31人,变动的公司为6家、16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公募和次新机构的管理层更替现象尤为突出。2025年4月,天治基金公告显示,总经理许家涵因个人原因离任,由董事长柴晓秀暂代总经理职务。值得注意的是,柴晓秀于3月下旬刚刚接任董事长一职。
再以华润元大基金为例,3月29日,公司公告称总经理江先达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任命黄震为新一任总经理。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剔除代职的高管外,此前曾有过5任总经理。公司董事长一职也呈现高频轮换特征,第六任董事长胡昊是去年3月走马上任,此前5任董事长的在位时长均在1年2个月至两年半之间。
业内人士表示,资管行业迅速发展,基金行业高管需求加大,公募行业高管呈现高频变动在情理之中。但与此同时,资管行业人员稀缺也是现实,尤其中小型基金公司面临一定的人才困境。
深圳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这些规模偏小或业务刚起步的公司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完不成考核目标的高管可能会被股东方撤换。另一方面,中小型公司控股权变更情况也更多。
从近几年数据看,2019年至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每年都有上百家公募高管变更,变更人数都超过了300人,尤其是作为公司的重要管理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变更人数皆在高位。
在一位公募人士看来,近年来公募高管变动频率大幅上升,主要与市场行情与行业发展状况有关,也与次新基金公司、个人系基金公司增多有关。公募高管尤其是公司一把手的变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公司的人事、财务等关键政策,过于频繁的变动长期看或会对基金公司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适度的、分散的人才流动是业内竞争加剧态势下的正常现象。”他补充道,具体还需要关注基金公司高管的任职期限、“换帅”是否带来公司核心人才的高比例更换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