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更多基金产品披露一季报,基金经理的最新市场观点也随之出炉。
关于关税政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许多基金经理也在一季报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整体来看,基金经理的态度较为乐观。有基金经理指出,我国在政策空间、股市估值等方面都具备优势,再考虑到我国具备强大产业基础和庞大内需支撑,经济和股市都将具备较强韧性。
还有基金经理拥有更强信心,直言我国有望转危为机,即使面临关税政策冲击,依然能通过改革和提振内需来实现经济增长。
具体到细分板块来看,基金经理普遍看好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等板块的投资机会。此外,还有基金经理指出,黄金、港股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稳市政策、强大内需支撑下,中国资本市场具备韧性和机遇
关税政策近期造成我国A股市场波动性加大,但对A股市场未来的投资机遇,基金经理整体保持乐观态度。
有基金经理认为,我国在股市估值、政策空间等方面都优于美国。
朱雀产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梁跃军、王一昊在一季报中写道,“在这场大国对抗中,中国的应对基础、资本市场的相对位置,都要优于美国。”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饶刚、侯振新在一季报中写道,“对比中美两国,当前我国在股市估值水平、地产周期位置、通胀约束、财政空间等多个维度上呈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更大的空间,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也将帮助我国较好抵御外需的冲击。”
此外,一系列稳市政策也增强了大家对A股的信心。
梁跃军、王一昊还在一季报中写道,“央行和汇金已迅速采取了稳定资本市场的动作和表态。随着市场的调整,悲观情绪迅速释放,我们会结合股指的估值和风险溢价水平,寻找进一步布局优质公司的机会。”
还有基金经理预计,由于具备强大的内需支撑,我国经济在关税政策冲击下依然具备很强的韧性。
朱雀企业优胜基金经理陈飞在一季报中分析称,“如今的国际形势和2018年不同,中国自身实力有显著进步。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极其庞大的内需市场;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明显下降;过去几年我们主动挑破了房地产泡沫,也逐步化解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尾部风险……这些都使得中国在现有的大国对抗中拥有了更好的应对基础。”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赵枫则强调,中国具备完整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内需市场,经济已有相当的内循环基础,内需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即使对美出口出现明显下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也使得中国仍可以在非美国家继续获得市场份额,减少对美出口下降的冲击。
赵枫还分析称,“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投资者预期的波动,二季度市场表现也许会比较颠簸,但结合当前的估值水平和较为宽裕的政策空间,我们认为中国权益资产的价格存在较为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对全年表现仍可保持乐观。”
还有基金经理的态度更加乐观,直言我国有望转危为机,即使面临关税政策冲击,依然能通过改革和提振内需来实现经济增长。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经理傅鹏博、朱璘则在一季报中写道,“我们坚信,政府对此有足够的应对预案、有足够的对冲工具化解出口锐减的压力。这次”危“会转化为”机“,推动一系列改革,如提振内需,以国内消费市场带动经济增长。”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等板块存在机会
具体到行业板块的投资机会来看,基金经理认为可围绕内需这一主线逻辑来寻找投资机会。
梁跃军、王一昊在一季报中写道,“如何消化关税的经济压力,还需从内需着手对冲。如果内需的对冲力度大、能够起到好的对冲效果,不仅利好内需板块,对于整个中国市场(科技、消费……)都非常重要。”
围绕“内需”这一投资主线,消费板块将迎来投资机遇。
饶刚、侯振新指出,“外部冲击既是挑战,也是我国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重要机遇,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和压舱石的角色将逐步巩固和夯实。”
傅鹏博、朱璘也在一季报中提到了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去年四季度,国内消费补贴政策的推出,带动了消费板块表现。今年,新一轮内需刺激政策的力度和广度值得期待。”
梁跃军、王一昊也认为有关内需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他们同时也关注自主可控领域的投资机会。分析细分板块的投资机会时,梁跃军、王一昊在一季报中强调,“我们将秉承极限思维,规避受关税影响高、受美国需求影响高的品种,关注能源安全、半导体自主可控、内需等受益方向。”
此外,科技板块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陈飞就在一季报中表示将对国内科技大厂保持重点的关注和布局。
陈飞分析称,当下国内的AI产业阶段是非常类似于海外2023年初的产业阶段,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或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二、第三成长曲线,有意愿和能力来支持未来AI投入和当期股东回报。
黄金、港股也具备投资机会
在关税政策压力下,有业内人士认为,黄金也将具备潜在投资机会。
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基金经理顾凡丁指出,在经历上周资本市场恐慌抛售后,国际金价已反弹创新高,是关税冲击后大类资产里唯一创出新高的。
顾凡丁分析称,“中长期来看,不论是关税冲击、美元信用,还是全球格局的变化,都可能对黄金资产形成相对利好的环境。我们认为,不论是资本市场投资者还是非美央行,对于黄金资产的需求可能大概率还是持续的。”
此外,避险需求也有望继续推升黄金价格。顾凡丁分析称,从黄金的基本面而言,不论从关税事件可能对经济造成的滞胀风险,还是美国扰乱国际秩序或加速美元信用崩塌,黄金资产均有可能较好地对冲此类风险。
除黄金外,港股的投资价值也值得关注。有基金经理认为,港股具备较强的投资性价比,且未来有望受益于盈利增速改善。
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基金经理张佳璐在一季报中写道,“目前港股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中位数之下,在涨幅最明显的科技行业中,中小市值的公司估值仍然处于低位,其他板块的估值更没有明显变化,后续关税压力下,如果估值有进一步调整,将会更加凸显港股市场的性价比。”
另外,港股企业的盈利改善也有望推升港股估值。张佳璐指出,“部分港股企业经过三年打磨,目前盈利增速预期更加合理,后续如果宏观经济继续改善,盈利会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低估值加之盈利增速改善的可能性是港股后续潜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