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0-13 22:12:30 股吧网页版
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在横琴召开,中医药呼吸健康发展共同体成立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涂端玉

  10月12日,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广州国家实验室、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共同主办的,以“守护健康·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在广东横琴开幕。

  院士共话呼吸疾病防治创新

  我国呼吸领域诊疗水平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环节领跑的重大转变,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但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依旧复杂且艰巨。

  大会主席钟南山院士表示,本次大会凸显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领域急性病、慢性病及重症病方面的重要成果。他指出,呼吸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其与内外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同样作为本次大会主席的张伯礼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药古老但并不落后,在推进疾病防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现了独到的优势和价值,对推动我们国家呼吸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临床诊疗、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开幕式上,徐涛院士作了《呼吸疾病诊防治创新技术研发》主旨报告,强调了呼吸系统传染病、慢性病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必须先发展好高质量的检测技术方法;刘良院士做了《基于中药开发抗肺癌药物的新策略》主旨报告,介绍了基于中医药策略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抗肺癌药物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肿瘤微环境、代谢和免疫微循环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同时强调了利用前沿技术以及基于临床经验探索新机制提升肺癌治疗创新药物开发的重要性。

  医学转化作为理论与实践对接的重要途径,在疾病防控、治疗康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其创新实践引起了行业高度关注。在院士圆桌对话环节,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李兰娟院士、张运院士、刘良院士、徐涛院士、张海波院士围绕新质生产力如何加速科学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中西医结合医学转化的优势和国际化推广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中医药呼吸健康发展共同体成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医药呼吸健康发展共同体”。

  据悉,共同体以强化链接一流药企和高水平专家资源、充分挖掘临床未满足需求、加速完善构建药物研发关键技术体系、深度赋能药物临床试验、探索和深化已上市药物应用场景并提供科学证据支撑为己任,期望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医药呼吸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协同发展,构建呼吸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等7家中药领军企业。“呼吸系统疾病是重要的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中医药呼吸健康发展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代表、白云山和黄中药总经理徐科一表示,作为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未来将大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提升大众对疾病的认知、预防及诊疗水平。

  板蓝根颗粒治疗季节性流感有研究发现

  在本届大会的中医药呼吸疾病循证研究论坛上,钟南山院士团队成员、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杨子峰教授发表了“向基础研究要答案的呼吸传染病转化实践”报告、王玉涛教授发表了“感冒类用药板蓝根抗病毒抗炎全链条研发及产业化实践”的专题报告。

  王玉涛教授的报告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临床与药理研究,证实板蓝根抗流感的有效性;二是通过植化与药理紧密结合,全面发现化学成分,揭示主活性成分。三是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板蓝根颗粒的二次开发。四是基于“内地-澳门”双报策略的复方板蓝根颗粒改良开发及产业化。

  王玉涛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中药板蓝根抗流感病毒机理全貌揭示了多靶点、多途径的规律。研究发现,板蓝根颗粒治疗季节性流感有较好的安全性,根据次要指标表明板蓝根颗粒缓解流感所致的鼻塞症状优于奥司他韦组和安慰剂组。板蓝根作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性中药,其低、中、高极性活性成分群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全面发挥药效,率先阐明了板蓝根活性主成分群的多靶点药理机制。“我们对板蓝根工艺的优化进行了创新,新制备了板蓝根颗粒。”王玉涛教授提到,新工艺抗流感药效具特色优势,较原工艺的剂量大幅下降。他还表示,板蓝根和大青叶在现代临床应用频率高,而复方板蓝根颗粒是板蓝根和大青叶临床使用的代表性品种,可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