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源(SZ000027)$
深圳能源的“氢能+”战略全景:2025上海电力展四大示范项目背后的科技底气与生态雄心
引言:从“电力供应商”到“能源系统整合者”的战略跃迁
2025年上海国际电力展(EP Shanghai)即将开幕,深圳能源集团以“绿色氢氨”为核心主题,高调展示覆盖内蒙古、新疆、深圳、库尔勒的四大氢能示范项目。若仅视其为技术展示,则低估了其战略深度——在深圳市氢能产业政策密集落地、央企战新基金设立及中国国新资本协同的背景下,深圳能源正以“技术+资本+生态”三轮驱动,竞逐新型电力系统下的能源生态主导权。其参展动作,实则是向行业宣告从传统发电企业向“电-氢-氨”全链条整合者的跃迁。
一、技术底气:深圳氢能创新生态支撑全链条突破
深圳能源的氢能布局根植于深圳市雄厚的产学研基础与政策支持,已形成从核心技术到应用场景的完整创新链条。
前沿技术策源能力
海水制氢全球领先: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发表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破解半世纪世界难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孵化企业氢致能源已实现500kW级电解海水装备中试,正推进兆瓦级设备投产,为妈湾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材料与装备突破:深圳企业率先攻克气体扩散层连续化生产工艺,舜华新能源车用氢气瓶阀获全球首张德国KBA认证,氢蓝时代、雄韬股份等企业实现130kW燃料电池系统及长寿命电堆技术突破。
标准化与检测体系
深圳已构建覆盖“制储运加用”的全链条标准体系,计划到2025年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20项以上,并通过氢能检测试验平台为产业化提供安全保障。
“电氢协同”独特路径
深圳依托新能源汽车之都基础,提出“电氢协同、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氢能通勤车、港口氢能船舶等场景耦合新能源汽车与氢能产业,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
二、生态布局:四大示范项目锚定三大国家级场景
深圳能源的四大项目精准对接国家“西氢东送”、工业脱碳与沿海能源转型战略,形成差异化布局:
表:深圳能源氢能示范项目战略定位
项目名称
核心技术
场景价值
政策对接
鄂托克旗风光制氢合成绿氨 风光制氢+绿氨合成 破解新能源消纳,为化工/航运提供零碳原料 对接“沙戈荒”大基地政策
妈湾500kW电解海水制氢 海水电解技术 降低淡水依赖,探索沿海工业区脱碳 深圳“电氢同城”战略
库尔勒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 全链条技术验证 打造交通、发电分布式用氢样板 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
鄂托克前旗光伏制氢 光伏制氢技术 服务“西氢东送”能源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氢源保障
协同优势:深圳能源截至2025年7月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6.22%,为绿氢制备提供稳定电源;其垃圾发电业务(日处理5.05万吨)潜在耦合垃圾制氢,形成“固废-氢能”循环体系。
三、资本协同:政策基金双轮驱动,破解规模化瓶颈
深圳能源的氢能扩张得益于多层次资本与政策支持:
央企战新基金赋能
2025年央企战新基金首期募资510亿元,中国国新作为第一大股东,重点投向氢能等未来能源。深圳能源可借此突破项目融资瓶颈,加速技术商业化。
地方政策精准扶持
深圳对氢能项目最高资助1500万元,并将加氢站建设审批简化(高速公路加油站视同已规划);同时通过蓄冷电价政策降低制氢成本。
产业生态资本联动
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基金直接支持氢能企业,与“链主”企业(如中集集团、氢蓝时代)形成联合投资机制,助推项目快速落地。
四、展会战略:从技术展示到生态招商的升维
在上海电力展N4馆B45展位,深圳能源的布局远超产品展示,实则为生态联盟构建:
技术招商:联合舜华新能源(储氢阀)、康普瑞斯(撬装加氢站)等产业链企业,展示“制储加用”闭环,吸引设备商加入其项目供应链。
标准输出:参与展会同期“氢电协同标准会议”,推动绿氨、氢储能标准制定,抢占行业话语权。
跨区域合作:借助深圳“飞地经济”政策,与新疆、内蒙古等资源地共建氢能产业园,破解深圳本地氢源瓶颈。
结语:氢能生态的“深圳模式”与千亿市值路径
深圳能源的氢能战略,核心在于通过 “技术-场景-资本”三重闭环实现估值重构:
短期(2025-2026):示范项目投产验证经济性,依托深圳技术优势与标准输出,拉动绿氢板块估值。
中长期(2027-2030):通过央企基金与飞地园区复制项目,成为绿色氢氨核心供应商,对标远景能源等龙头企业。
关键催化剂:国家绿氢补贴细则出台、与国际化工企业签订长期绿氨采购协议。
深圳能源的参展,标志着其从“追随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转型——通过打通“政策扶持-技术创新-资本助力-场景落地”全链条,其千亿市值路径不仅在于项目盈利,更在于定义新型电力系统下氢能生态的新范式。
深圳技术走向世界!深圳能源集团发布6项智慧能源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