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 作为 “亏过腰斩、赚过翻倍,越挫越勇” 的财大,太懂你们的纠结:怕伏击错了踩坑,怕持仓洗盘被甩,更怕错过主升浪白忙活。今天不推荐任何个股,只唠 “选标的的底层思维、持仓的心态技巧、一手资料在哪找”,全是实战经验总结,帮你在震荡市既稳得住,又能抓机会!
震荡市最磨人 —— 指数上蹿下跳,个股涨涨跌跌,散户容易犯俩错:要么追着新高跑,结果套在山顶;要么持仓一洗盘就慌着卖,转头就踏空。我去年就栽过这跟头,震荡市一个月操作了 12 次,手续费交了不少,还没赚到钱,后来才悟:震荡市拼的不是操作次数,是思维和心态。
记住:震荡市就像走迷宫,慌着跑容易撞墙,找对路径慢慢走,才能顺利通关!
聚焦个股:
雄韬股份:新高不张扬,为啥值博率高?(思维:看 “供需 + 合作”)雄韬股份突破 5 年新高还不张扬,为啥值得琢磨?核心思维是 “看供需缺口 + 硬合作资源”。先看供需:微软都喊着电力短缺,算力中心、数据中心对备电需求越来越大,它作为全球备用锂电市场份额第一,相当于 “卖水的赶上淘金热”,需求能差吗?再看合作:跟甲骨文、微软长期合作,还网传拿到北美 1 亿订单,就算没证实,也说明它的产品有认可度。
再看它的布局:氢燃料电池、空气电池都沾边,还参股了市占率超 50% 的膜电极龙头,相当于 “多条腿走路”。这种标的的筛选思维的是:先找行业供需缺口(电力短缺),再看公司有没有硬资源(合作巨头、市场份额),最后看布局是不是有延展性(多技术路线)。一手资料我晨跑时在东财查的,行业数据、合作公告都有,别光看新高就冲动,先把逻辑捋顺。
亿晶光电 & 协鑫集成:光伏俩标的沾着多晶硅重组 “联合体” 的光,700 亿基金要搞承债式收购,这政策力度不小。咋判断值不值得盯?核心思维是 “看政策力度 + 产能弹性”。先看政策:700 亿基金不是小打小闹,能带动行业整合,对有产能的公司是利好;再看产能:亿晶光电有 GW 级电池和组件产能,协鑫集成 TOPCon 电池产能超 14GW,还在搞钙钛矿叠层技术,就算部分产能停产,行业回暖后也有复产弹性。
但别盲目冲,震荡市这类标的容易洗盘。筛选思维还要加一条 “看风险点”:亿晶光电有停产产能,协鑫集成可能还要洗盘,这都是需要考虑的。一手资料去东方财富个股公告查产能详情,东财看政策解读,别光听概念就跟风。选这类标的就像选潜力股,既要看到它的优势,也要接受它的短板,才不会被后续波动吓慌。
持仓心态 & 技巧:
东岳硅材:可能再调一天,为啥说 “不破五日线就有预期”?(心态:抓 “关键信号” 不慌)。东岳硅材可能还要调一天,有人问 “要不要先卖?” 我的心态是 “抓关键信号,不被短期波动带偏”。判断一只票该扛还是该卖,不用瞎猜,找个关键信号就行,比如五日线只要不跌破,说明趋势没坏,就有继续持有的预期;要是跌破了,再考虑调整也不迟。
我去年就因为没找关键信号,一只票调了两天就慌着卖,结果第三天就拉升,拍大腿都来不及。现在学乖了,给每只持仓票设个 “底线信号”,比如均线、震荡区间,只要信号没破,就耐住性子等。炒股跟钓鱼似的,不能鱼一冒泡就提竿,得等它真的咬钩。
德方纳米:有冲涨机会,为啥 “继续滚动,不全部下课”?(技巧:“先 S 后 B” 降成本)德方纳米有冲涨机会,我打算继续滚动操作,“先 S 后 B” 不全部清仓。这是震荡市的核心技巧:对于有逻辑的标的,别想着一次性赚满,涨多了就减点,跌下来再接,慢慢降成本,就算后面回调,也有利润垫,心里不慌。
有人问 “滚动咋操作才不卖飞?” 我的技巧是 “按比例来,不贪多”:每次减仓 1-2 成,别全卖,就算卖飞了,也还有底仓;回调到关键位置再接,别想着抄在最低点,差一点没关系。我以前滚动总贪多,想一次降 5 个点成本,结果要么卖飞要么套住,现在学乖了,每次降 1-2 个点就满足,积少成多也很可观。
万向钱潮:5 天线向北走,为啥说 “考验定力”?(心态:“相信趋势,不被杂音干扰”)万向钱潮 5 天线还在向北走,没拐头,这时候最考验定力。震荡市中,趋势没坏的标的容易反复洗盘,散户容易被 “要不要卖” 的杂音干扰,结果慌着卖了就踏空。我的心态是 “相信趋势信号,忽略短期波动”——5 天线是简单有效的趋势信号,只要它没拐头向下,就说明趋势还在,没必要因为一两天的震荡就乱操作。
就像开车一样,只要方向盘没歪(趋势没坏),就顺着路往前走,别因为路上有个小坑洼(短期震荡)就急着掉头。当然,要是后面 5 天线拐头了,也得及时调整,不能死扛,这就是 “灵活的定力”。
精工科技:释放前高十字星,为啥 “看高一线”?(思维:“看信号,不猜涨跌”)精工科技释放前高十字星,我觉得可以看高一线,核心思维是 “看技术信号 + 逻辑共振”。先看技术信号:前高附近出十字星,说明多空博弈后趋于平衡,只要后面能放量突破,就可能开启新一波上涨;再看逻辑:它沾着光伏设备的边,多晶硅重组 “联合体” 落地后,光伏装机量可能增长,对设备需求有带动。
这种判断思维的是:不瞎猜涨跌,而是找 “技术信号 + 行业逻辑” 的共振点。单独看技术信号可能不准,但结合行业逻辑,靠谱度就高多了。就像判断天气,既看云层(技术信号),又看气象预报(行业逻辑),才能更准确。


要是你纠结手里的票该扛还是该调,或者想聊选标的的细节,评论区尽管说,咱一起反焦虑、学方法。炒股不是为了添堵,是为了让生活更好,稳住心态,找对方法,震荡市也能赚安稳钱!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思考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