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层面已多次释放明确信号,持续强调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与开放,推动新场景从试点探索迈向大规模落地,为 AI 等前沿技术商业化按下 “加速键”。
近期,《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培育领域,提出 “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覆盖科技、产业、消费、民生等全领域需求。这一顶层设计并非孤立政策,而是与 “人工智能 +” 行动形成协同,构建起 “技术突破 — 场景验证 — 产业应用 — 体系升级” 的完整闭环,为 AI 应用从试点探索走向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场景多点开花,AI 应用重构千行百业价值
政策东风之下,AI 应用已在多个关键赛道形成突破,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价值,其中智能体、机器人、智能家居、广告营销四大方向表现尤为突出。
估值洼地凸显,布局 AI 应用核心标的
在政策红利与场景落地的双重驱动下,一批估值合理、业务聚焦的企业迎来配置机遇。相较于部分高估值 AI 龙头,全志科技、蓝黛科技、蓝色光标等企业凭借 “低估值 + 高成长” 属性,成为布局 AI 应用的优质选择:
全志科技:作为智能硬件 AI 芯片核心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智能家居、智能车载、边缘计算等多个 AI 应用场景,受益于消费电子与工业智能的双重需求爆发。当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 AI 硬件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芯片出货量与盈利能力有望同步改善,成长空间广阔。
蓝黛科技:公司聚焦智能驾驶与工业自动化领域,通过技术升级切入 AI 机器人、智能座舱等高景气赛道。在政策推动工业智能化与低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业务与 AI 应用场景高度契合,估值尚未充分反映其成长潜力,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蓝色光标:作为 AI 营销龙头企业,公司 AI 业务收入高速增长,Token 调用量与商业化能力行业领先,券商给予 2025 年合理价值 8.84 元 / 股,维持 “买入” 评级。当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 AI 驱动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有望形成共振。
结语:把握 AI 应用的 “政策 + 场景” 双重红利
从政策导向来看,场景开放已成为推动 AI 发展的核心抓手,文件的出台标志着 AI 应用进入规模化落地的 “加速期”;从产业实践来看,智能体、机器人、智能家居等赛道已形成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技术价值持续兑现;从投资逻辑来看,估值合理、业务聚焦的核心标的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爆发。
未来,随着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深入推进,场景供给将持续丰富,技术落地将更加高效,AI 应用有望从单点突破走向全面渗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这一进程中,那些能够精准把握场景需求、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的企业,终将脱颖而出,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可观的回报。布局 AI 应用,就是布局未来十年的核心成长赛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安徽省、广东省有关负责人介绍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