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牛人计划#
今天趁着市场震荡聊聊稀土。
稀土,前期上涨过程中的王者,这段时间却一直调整,甚至今天破60均线。是什么情况?
1 前期涨多了,这个不用说,回过头来看,内蒙给北稀的那个函,看似无足轻重,但也似乎有警告市场过渡炒作,提醒市场的韵味了。官方有时的好意需要多年以后才能体会理解。
2 资本认为,管制会限制需求。财报业绩虽好但只代表前期。后面的业绩一个看量一个看价,价没问题,量不好说。事实上,关注稀土的朋友都了解,由于稀土需求前置,前期加购加存,再加上整个10月份稀土是需求的淡季,稀土市场需求并不强劲,价格一度震荡下跌。随着年底需求放量,可能会有反弹。
3 管制与中美博弈是稀土价格坚挺的主要力量。美日澳的稀土协议有削弱稀土价格的长期逻辑。澳有矿,日本有技术,老美化工产业和材料,当然还有资本。除此之外美西方与巴坦、马来,甚至乌、蒙,来采购/抢稀土矿产资源。这其中,美日澳对稀土削弱力度最大。因为日本宣称拥有一种热冶金法可以提取稀土,此法最终可能会把成本降低至比中国湿法冶金的一半,2030降至6-8成。虽然业内人士并不认同。日本宣称热冶金法无污染,实际上是相对我们湿冶金而言没有放射性,但高能碳排避免不了。
以上观点可能是稀土看空的主要逻辑,尤其是美日澳稀土协议,似乎动摇了稀土的中长期支撑。
笔者以为,并不为然。
首先,对1来说,调整已有时日,期间并无破位。今日破位可能由于铜等资源的过渡炒作,连带下跌有关,再加上市场近段时间整体处于调整状态。今日银行红利在防守,稀土本身处于弱势震荡,不排除错杀、超跌可能。与市场整体有关。/今日包钢不是因为稀土,而是因为核,因为白云鄂博的钍。
其次,对于2来说,稀土的需求前置会随着时间推移,在年底前释放新的需求。特别是中美会谈后,暂停一年的外部需求。不排除老外多多存货。AI和硬科技决定了稀土的需求只能被强型压制,不能改变真正的需求趋势。价格自然坚挺。
最后是美日澳稀土协议,日本的热冶金法仍处于中试阶段,还没商业化,更别提成本,即就是按它们宣称的热冶金法真正顺利也得到2030年,3-5年内没有解。众所周知,稀土的提取技术虽然有门槛,但不高,核心难点在于成本。要不然我们的管制就意义不大。大摩/邢等认为,管制只是为了争取时间,为国内科技争取机会窗口。有没有用?达到目的没有,从会谈结果我们就能得知。特朗普的妥协,g2理论不是随便讲的,欺软怕硬的本性决定了他必须妥协。
综上,稀土短期仍然处于弱势震荡行情,中期看好逻辑未变。管制不是随便出手,管制的力量不会被轻易削弱,除非跟我们谈好了,我们愿意放松管制。美日澳稀土协议有过渡宣传、削弱管制效应之嫌,更多的是舆论炒作,其目的路人皆知。
/只是讨论分享,无任何投资建议和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