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算力基础设施
逻辑:大模型参数每18个月翻40倍,算力是“新石油”。
1. 寒武纪(688256.SH)——国产AI芯片设计第一股,思元590已切入华为昇腾生态,2025年DCU出货量有望达10万片,毛利率升至50%。
2. 海光信息(688041.SH)——x86 CPU+DCU双线国产替代,DCU已支持千亿参数模型训练,信创+算力双重政策红利。
3. 中科曙光(603019.SH)——国内浸没式液冷市占率60%,国家算力枢纽建设总包方,配套海光芯片形成“芯片+整机+数据中心”闭环。
二、高速光通信
逻辑:AI集群对800G/1.6T光模块需求指数级增长,2025年全球800G市场突破200亿美元。
4. 中际旭创(300308.SZ)——全球800G光模块市占率超50%,1.6T已送样英伟达,2025年净利增速预期150%。
三、生成式AI应用
逻辑:多模态AI将重塑内容、医疗、金融三大场景,Gartner预测2028年15%日常决策由AI Agent完成。
5. 科大讯飞(002230.SZ)——“星火”大模型V4.0中文能力对标GPT-4,教育、医疗、办公三大场景付费转化率持续提升。
6. 昆仑万维(300418.SZ)——AIGC全产业链布局,SkyReels海外短剧平台上线30天MAU破千万,2025年AI收入占比有望达50%。
四、量子信息
逻辑:2025年谷歌Willow芯片把1万亿亿年计算任务压缩至5分钟,全球量子投资达20亿美元,中国“十四五”专项加码。
7. 国盾量子(688027.SH)——国内唯一上市量子通信设备商,主导京沪干线、合肥城域网等国家级骨干网,商用量子密钥分发(QKD)市占率超80%。
五、AI制药与脑机接口
逻辑:AI将药物发现周期缩短70%,脑机接口进入临床元年。
8. 成都先导(688222.SH)——DEL+AI小分子筛选平台与默克、诺华合作,2023年AI相关营收增速70%,规模小弹性大。
9. 药明康德(603259.SH)——全球CRO龙头,AI辅助药物设计平台覆盖1200+客户,若分拆AI业务估值有望重估。
10. 脑陆科技(拟上市)——国内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先者,产品已用于抑郁症筛查,政策推动下有望快速登陆科创板,可提前关注其影子股:科大讯飞、中科曙光已参与Pre-IPO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