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财富号评论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财富号评论吧
返回财富号评论吧>>
发表于 2025-10-10 00:10:22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河北
中年人“返贫五件套”,一样也别沾


来源:晓芳聊财经

有位投资人曾说过:中年人是离返贫最近的一群人。

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中年人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足够聪明,就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站稳脚跟。

可现实呢?

更像是一场在钢丝上进行的平衡游戏,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深渊,半辈子的积蓄就会全部归零。

因此,人到中年,比起如何搞钱,或许防止如何返贫更加重要。

01

一件套:

中年跨行创业

中年人的“老板梦”,又是多少人的“破产梦”?

很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有了一定积蓄,坐班腻了,或者失业了,就会特别想自立门户,自己创业当老板,赚大钱。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年人的试错成本,我们承受不起。

新华网曾经报道过,江苏某银行行长姚志刚的故事。

51岁的姚志刚是一家银行行长,这是个铁饭碗,干到退休不成问题。

后来朋友邀请他一起创业,他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顾家人反对,拿出全部积蓄去干“涂料厂”的生意。

可最后,创业失败,赔光了几十年的积蓄,之后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送外卖。

王石说过:“创业不是赌气,得懂行。” 

可不少人,在原来行业混得不错,就觉得自己干什么都行。

于是,有人开了二十年出租车,突然想加盟奶茶店;有人在厂里当技术员,非要跟风开民宿,结果呢?十有八九是血本无归。

你看见别人在那行赚钱了,觉得创业不难,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幸存者偏差。

他能赚到钱,不只是因为市场有需求,还有他的人脉资源、经验积累、机缘巧合、贵人相助。这是你看不到的。

而且,他是因为最后成功了,才被你看见,但又有多少失败的是你没看见的。

俗话说:一个创业上岸的老板背后,还有十个躺在海底。

有数据统计过,40岁以上跨行创业的失败率超过85%。

所以,跨行创业的人,要明白,隔行如隔山,盲目的跨行创业,那不是在创业,是在烧钱。

但也不是说,不能创业。

而是,不要掏家底式创业。

你可以用小资金先去试水,看看市场反应,再慢慢发展。

02

二件套:

高杠杆买房

“月薪2万,房贷1万”已经成为很多一二线城市房奴的标配。

可遇到环境不好的时候,裁员降薪都很正常。

到那时,你会发现,房子不是资产,而是吞噬现金流的无底黑洞。

咱们这届中年人,不少都正在被房子掏空:

有人为了所谓的 "地段",背上二三十年的房贷,把自己活成了赚钱机器;

有人跟风买商铺,结果租不出去还得还贷款;

有人加杠杆炒房,房价一跌就成了负资产。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买房这事,真的刚需才下手。

而且,要记住,最好“房贷别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不然,或许你买的不是房子,而是压垮生活的巨石。

03

三件套:

砸钱教育

孩子的“起跑线”,又称家长的“无底洞”。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可是拼了命地投入。

学区房、课外辅导班、兴趣班……自己可以吃馒头吃咸菜,但往孩子身上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付出”与“受益”之间是否成正比。

一位海归留学生分享说,他高中上的是国际学校,三年花了45万。

大学上的是英国利兹大学,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共花了240万。

之后他又攻读了伦敦卡斯商学院硕士,每年花销在70万左右。

从上高中到留学回国,他前前后后花了近400万。

而他回国后的工资是多少呢?

月薪不到一万。

父母对孩子的爱可是无私的,但不能是无方向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话没错,但千万别变成“砸钱就能养出天才”。

有句话说得很好: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那也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真正让孩子胜出的,是让孩子具备独立人格、坚强意志,以及对社会的深层认知。

04

四件套:

盲目理财

股市牛市、加密货币暴涨、私募股权神话……高收益故事总能吸引中年人。

与年轻人不同,中年人投资往往带着"最后机会"的焦虑,更容易孤注一掷。

P2P暴雷、原始股骗局、虚拟货币等受害者中,中年人占比最高。

相关调查显示,45-55岁股民85%觉得自己能跑赢大盘,实际上只有5%能做到。

更惨的是P2P和币圈,中年人占比超70%,被割得最狠!

刘先生,50岁,听信"区块链革命"宣传,将准备给孩子留学的100万投入某虚拟货币,半年后项目方跑路,血本无归。

赵女士,47岁,轻信"老师"推荐,融资加,遇市场大跌,不仅300万积蓄亏光,还倒欠了外债80万。

李嘉诚说过:“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可太多中年人总觉得这次不一样,听到内部消息就心痒,看到高回报项目就眼红。

殊不知,你盯着别人的利息,别人盯着你的本金。

资本市场的水太深,连专业投资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普通人就别瞎凑热闹。

中年人投资一定牢记"三不":

看不懂的不碰!

收益超高的要警惕!

要你先打钱的全是骗子!

如果要理财,可以尽量让指数基金,货币基金,定期存款这样的低风险资产,占足够高的比例。

别瞧不起它们的收益低,当你玩不明白那些高回报的投资的时候,只要不赔钱,就等于赚了!

05

五件套:

透支身体

北大教授刘国恩,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财富积累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许多人以为是能力、背景、运气,可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是身体健康。

很多中产家庭,一开始日子过得很滋润,有车有房有存款,但一场大病袭来,就会导致一夜返贫。

有太多中年人把“拼命”当美德,把“硬扛”当坚强:

为了签单陪客户喝到深夜呕吐;

为了赶项目连续几周熬夜加班;

为了省钱小病拖成大病;

体检年年“缺席”……

我们总觉得“自己身体还行”,却不知疾病从不会因为你是家庭支柱就手下留情。

《时尚》杂志前编辑原晓娟,患癌后说过:贫穷和富有,就是一场病的距离。

中年人,为了碎银几两,每天忙忙碌碌,直到生病被推进医院,才会意识到:

花光一生的积蓄,住不起医院的一张病床。

其实,中年人的健康,从来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的“财富底线”。

我们对身体的每一次透支,最后都会变成医院账单上的数字,掏空你多年的积累。

所以,中年人再忙,也要把健康管理当成“必修课”,每年体检一次,少熬夜少喝酒;把保险当成"救生衣",社保一定要交,有条件再配份百万医疗险、加份重疾险。


最后:

中年人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可以是大风刮走的。

人到中年,要明白,成功不是尽可能多赢,而是让自己尽可能少栽跟头。

只要不被大跟头毁掉,即便财富增长缓慢,时间的复利也会让日子越来越好。

中年不易,且富且珍惜!

对此,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留言点赞最高的朋友,扫码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获得投行圈子商务背包一个。  ↓点击关注投行精英,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  商务合作、投稿、约稿以及金融同仁资源对接、入群请添加管理员投行-涤生微信。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识星球。

(来源:投行圈子的财富号 2025-10-10 00:07) [点击查看原文]

相关股吧: 财富号评论(cfhpl)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