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在半年报披露最新绝对订单额,但公开口径“交付排产已安排至2027年”,并强调“新型高效电池设备持续交付验收”是营收增长主因。结合2024年报曾披露“在手订单200亿元”及行业扩产节奏,可判断订单能见度仍保持3年以上,短期无“断档”风险。

2025年半年报一亮牌,拉普拉斯就给市场喂了颗定心丸:半年营收30.6亿,净利3.97亿,同比分别增长20.5%和12.9%,毛利率29.7%、净利率13%,在光伏设备圈属于“赚钱又稳赚”的那一档。更关键的是钱不是纸面富贵——经营现金流仍保持7,382万元正值,连续多个季度为正,负债率62.4%环比微降,账上弹药充足,足以覆盖未来两年的扩产和研发支出。订单端虽未更新绝对金额,但公司口径“交付排产已安排至2027年”,叠加2024年报200亿订单的底仓,意味着三年收入基本锁定,TOPCon扩产蜜月期还没散场,先把确定性塞满股东口袋。

盈利质量上,公司并不是靠“涨价”硬拉毛利,而是靠规模摊薄+费用压缩:销售、财务、管理三费合计同比降4.7个百分点,对冲了产品年降带来的单价压力,净利率仍能维持13%以上,横向对比同行业属于中上水平。半导体设备这块“第二曲线”也开始贡献利润——LPCVD、ALD、EPD产品已在华虹等客户端验证,上半年半导体业务毛利率高达38%,比光伏主业的29%还肥,一旦2026年收入占比提到20%,估值体系有望从“光伏设备”切换到“半导体设备”,PE中枢可上看30-35倍,届时市场给的不再是周期价,而是成长溢价。
股价层面,董事长2024年9月92元增持的3000万现在虽然“深套”,但3亿元回购计划已启动,员工持股也在路上,筹码持续向机构集中,股东户数跌破1万户,户均市值182万,典型的“机构抱团+散户惜售”结构。现价46.5元对应2025年一致预期EPS 1.88元,动态PE约24-25倍,显著低于光伏设备板块平均31倍,PEG仅1.2,未显泡沫。风险点只有一个:Q2单季净利环比下滑18%,应收账款同比+70%,短期情绪可能扰动。但拉长看,24倍PE的“现金牛”+半导体期权,下行空间有限,上行有技术升级+估值切换的双击空间,适合懒人蹲轿或网格长线——毕竟但丁说过,地狱最热的角落是留给中立者的,业绩、现金流、回购全部摆上桌,还保持观望,就只能目送慢牛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