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要不要卖出红利?》开头写道:“近期,红利的持续下跌悄然影响市场情绪,越来越多人开始按捺不住,抛售红利、转向追逐科技板块。”
看文章留言,应发现此言不虚。评论区几乎都是看空红利的声音。
以前我为了避免被噪音影响,评论都是精选一下再放出来。现在我无所谓了,对阅读量和粉丝数也不再执着,所以评论基本上就不筛选了,除非涉及敏感词被腾讯屏蔽,否则都会上墙。
对我来说,每天接触到的评论、私信和提问,都是感知投资者情绪的重要途径。我有种执着是,大众越是热烈赞扬什么,我越是不想买;大众越是反对什么,越是情绪悲观,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咬牙坚持。
有人说:红利涨几年了,估值太高了,就应该跌。
红利低波的PE是7.86倍,如果这是高估的话,那176倍PE的科创50,47倍PE的中证1000,43倍PE的创业板就没法看了。
下图是红利低波的走势图,其走势就是涨多了跌,跌多了涨,不会像创业板那样,持续跌几年,然后再涨几年。红利的周期波动比较短,可能跌半年,再涨半年。几乎不会出现,定投几年才能迎来微笑曲线的情况。

中证红利也差不多。而且它不是像有人说的,涨了几年了,早就该跌了。其实,就红利指数来说,它只是熊市没有跌而已,并没有大涨。

红利指数跟别的指数最大的不同是,它是根据股息率来选股的。
比如选5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一年后,有的股票涨幅过大,导致股息率无法排进前50了,就会被调出了。根据股息率去调成分股,本身就是一种高抛低吸。这跟按市值选股,市值越大,就入选的指数有很大不同。
举个例子,有人担心中国神华过去涨幅过大,太高估了,但实际上,去年12月,中国神华就被调出红利低波指数了。

根据股息率选股,本质就是高抛低吸,这是红利指数能长期表现不错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对红利基金的定投,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是一笔低风险的操作。
再说高股息的股票,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未来业绩没问题,股息率不错,就是可以接受的。
对未来悲观,就要多关注公用事业红利;对未来乐观,就可以多关注周期红利和消费红利。公用事业、周期和消费是行业不同,红利是股息,股息率就是估值。
收息佬不关心股价涨跌,那是转让股份的价格,收息佬只关心股息能否保证,每年能拿到多少股息。只要每年的分红不错,股价就与收息佬无关,因为他不准备转让股份。
对于高股息的个股来说,股息率就是最重要的估值指标。除此之外,要考虑的是,它未来业绩是否会下滑,能否保证每年都高分红。
为什么近期高股息股票跌跌不休呢?
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上行。30年国债收益率都干到2.21%了,那股息率就要更高一点,资金才愿意去买,不然干嘛不去配置无风险的国债呢?
看长江电力的走势,就能看出来,它与30年国债走势相关性很强。

因为市场风险偏好提高,债基被赎回,国债收益率上行,导致红利风格持续承压。
而很多资金都有业绩压力,比如我要是做个私募,持仓一大堆红利股,这段时间要是跑输市场,肯定会被投资者抱怨,面临赎回的压力。此时,大多数人迫于压力,都会卖出红利,转而去追热门股。这是最现实的利益考量,很难克服的。
你可以说这是非理性的,但这个非理性会一直存在。要取得超额收益,就要利用好这种非理性。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