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只要发生变化或未来发生变化,定,有迹可循。
一、超聚变的变化
1、超聚变大股东—超聚能科技
1)2025年9月3日,超聚能科技持有超聚变股份:64.9331%下降为54.7485%;
2)2025年9月14日,超聚能科技持有超聚变股份:54.7485%上升为67.0112%;
2、超聚能科技大股东—豫上信联
股东变化:2024年12月24日,吴斌退,宋广军进,持股不变;
3、超聚变准新股东-郑州航空港私募基金
拟受让—超聚变股份,数量不详。
航空私募股份构成:上海国资49.9452%;央企1.8%;河南国资5.8971%(包括河南信产私募、豫信电科)+北京/天津/海南资金。
异动:
河南国资进一步提升股权比重,引进上海国资和央企;
短期频繁股权变动
个人大股东:吴斌退—宋广军进,谜一样的存在。
假想:如果短期启动IPO,航空私募受让,是否合规?
结论:如果按照媒体忽悠的Pro-A定位,IPO短期不可能。
相比于同行资本运作速度和力度,荷南国资老爷习气依然:四平八稳的老爷态十足。
二、 荣科科技变化
1、控股股东河南信产数创股权变化,河南国资份额从62.5%上升到85.63%,原股东彻底出局。(2025年1月13日);
2、高管层大换血,除了总裁和财务负责人留守,其他全是河南国资团队(2025年4月11日),大概原因公告违规处罚;
3、停止增发购买资产(2025年4月26日),后期如重新启动,以现金方式(连年亏损还是有钱?担心股权稀释?有其他安排?好公司珍惜股份宁愿现金收购,孬公司愿意发行股份。荣科算好公司吗?以目前的业绩看,不太像):
4、21年底入驻到25年6月,以“亏”为主,分红为0,河南国资所为何来?
5、开启荣科清洗美容模式
5.1、梳理资金往来账(2025年8月22日);
5.2、使用公积金弥补亏损后,还是亏近七千个小目标;
5.3、外聘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网传,不知真假);
5.4、大股东关联公司成立河南智能医学科技,豫信电科持股50%,豫信电科又是荣科大BOSS,荣科总裁王功学在新公司任职。董秘回复不存在竞业禁止,新公司主要玩医疗基础设置建设与运营(不太懂)。
5.5、大股东对荣科进行资产评估并表,也是S操作,21年底控股,今年并表?最大可能与1月13日原股东彻底出局、控股权上升有关。
疑问
1、跨省收购荣科,且连年亏损,意欲何为?
2、上市公司亏损,为何不和上市公司一起成立新医疗公司(智能医学科技)强化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形成协同效应?
3、既然不和上市公司竞争,为何王功学在新公司股东名单?
4、董秘回复新公司如涉及荣科同类业务,优先荣科,既然如此,为何不合并一起形成协同效应,而要单独成立一家公司呢?都是医疗行业,无外乎软硬件区别,完全可以合并形成协同效应。
荷南国资的操作,一般人真看不懂。
无论如何,都值得跟踪,等到水落石出之时,可以学到很多。
三、为何荣科总是绯闻缠身?
1、时间巧合:超聚变和荣科,前后脚被同一股东收入麾下;
2、荣科子公司是超聚变金牌服务商,业务协同性强;
3、荷南国资打造千亿科技公司,只有超巨变和豫信电科具备。
不做任何判断,只是信息搬运工。
#周末杂谈#$荣科科技(SZ300290)$
信息来源:上市公司公告,企查查/天眼查股权穿透,I问董秘,官方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