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A,我们在等什么?
万亿市值的远大目标,是我一直在等的,但这个路很长,需要一步步来走的,这里先不细说;现在,就说2400亿的阶段目标,我们在等什么?
我总结下来,就三件事:
一,30亿左右的单季归母净利润
估值方面的逻辑,大家参看《京东方,阶段目标,2400亿!》一文,这里就不细说了。今天,我主要从经营的角度来聊聊。
用一句话来形容,京东方当前的经营状态:
赚钱的是LCD,对归母净利润影响更大的是OLED。
IT面板,是京东方的中流砥柱,但很稳,变化不大。所以,在聊变数的时候,IT面板经常被忽视。当然,IT面板,今年的利润还是有增长的。
TV面板,现在有季节性波动,但整体上已经进入现金奶牛的状态。但问题是,合肥B9、武汉B17、成都B19三条TV面板生产线,存在少数股权现象。比如合肥B9,京东方持有的股权比例是36.37%。打个比方,我随手举个简单数字,100亿的利润,算在归母净利润里的只有36亿。所以,虽然TV面板的利润情况不错,但算在归母净利润里的,少了很多。
OLED面板,三条OLED6代线,京东方的持股比例:成都B7,100%;绵阳B11,83.46%;重庆B12,38.46%。尤其是成都B7,绵阳B11,这两条线亏损的时候,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就特别显著了。而且,这三条线都背负着巨额折旧。折旧,是固定成本,不管做多做少都要扣的。所以,二季度的时候,高端OLED的淡季,苹果订单的淡季,订单相对不足,折旧的压力,就突显出来了。
而且,2024年,京东方OLED的营收,已经超过TV面板了。
所以,我说,站在京东方A归母净利润的角度,OLED的影响,远重于TV面板。当然,等着回购了合肥B9的少数股权,TV面板的重要性就提起来了。
OLED,现在有两点积极因素:
1.成都B7,部分折旧将于2025年下半年到期
这一点,是可以根据转固时间,明确推算出来的,参见下表。只是,我只能推算出来是在2025年下半年,但具体是哪一个月,我不能确定。所以,折旧到期的影响,是三季度、四季度,还是2026年,我不能确定,但最晚是2026年。

2.绵阳B11,供货苹果iphone17Pro新品
这段时间,各种乱七八糟的消息,太多了,但我不想重复,重复就是帮韩媒扩散对京东方的抹黑了。当然,主要还是太多了,重复起来太麻烦了。
我就说我了解的信息:iPhone17Pro版的订单,是肯定有的,而且京东方在8月份就已经在生产了,而且价格是比较香的。
不过,三季度是7月、8月、9月,三季度有订单,但不是完全跑满的状态。所以,三季度有增长,但重点是四季度。
另外,顺便说一个韩媒的消息:三星显示,将为苹果折叠屏手机生产1000万片折叠屏。注意,折叠屏对产能的消耗,不是简单的1:2、1:3,考虑到良率,对产能的消耗是更高的。所以,三星显示的产能被折叠屏占用,那苹果非折叠手机的订单,就需要转给京东方和LGD。然后,LGD说是扩建OLED6代线,增加15K/月的产能,为iphone18做准备。
如果是这样的话,2026年,绵阳B11,可以冲满产了。另外,成都B16是预留了手机OLED产能的,也不用扩其他新线了。
二,全额回购合肥B9的少数股权
这个,我之前做过测算,回购少数股权+合肥B9折旧大部到期,可以显著增厚京东方的归母净利润。
我一直的推断,大概的推断,今年年内完成,所以我今年说得特别特别多。理由,一但拖到折旧到期之后,合肥B9的净资产将会快速增长,那时再做估值,往下压价,就有一点小尬尴了。
总之,这件事肯定会做,但具体的细节,什么时候落地,只能等着了。
三,OLED淘汰赛,打出结果,部分淘汰,部分兼并
维系一家亏损运营的公司,是要花钱的。而且,OLED这种重资产行业,花钱花得还比较多。如果能看到未来的希望,这个钱该花也就花了。如果看不到希望,或者一次次失望,那么,可能哪一天,就突然坚持不下去了。
有人倒下,就是其他人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