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财富号评论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财富号评论吧
返回财富号评论吧>>
发表于 2025-09-16 13:57:54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湖南
英伟达推MLCP液冷!成本提高3~5倍,如何看?哪些公司受益?

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主要是为了应对其下一代 Rubin 和 Feynman AI 平台的散热挑战。这些新芯片的功耗预计将超过2000W,传统风冷甚至普通液冷方案已难以满足其散热需求。


MLCP技术通过微米级流道设计(宽度可至50μm)和集成化散热结构,能显著提升热传导效率50%以上。但其单价也达到了传统方案的3-5倍,并且目前量产良率仍需验证,预计需要3-4个季度后才可能实现量产。


这反映了AI算力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矛盾:芯片性能不断提升,但功耗和散热问题日益突出。高效散热已成为制约算力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MLCP等先进液冷技术则是突破这一瓶颈的必要路径。


MLCP产业链核心公司有哪些?

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整理的、与英伟达MLCP技术相关的核心供应商名单,这些公司均在技术、认证或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中石科技 (300684):纳米碳涂层冷板,解决微米级流道绝缘难题。适配英伟达A100/H100,已进入头部供应链。MLCP材料收入预计占公司总营收30%以上。


思泉新材 (300895):高导热石墨烯涂层,导热系数2000W/m·K,降低流阻30%。产品通过英伟达实验室认证,成为间接供应商。MLCP材料收入预计3-5亿元。


英维克 (002837):液冷全产业链布局,冷板市占率超50%,漏液检测精度高。深度参与英伟达相关项目,适配GB300高压系统。MLCP相关收入预计10亿元+。


飞荣达 (300602):3D打印复杂流道冷板,热阻降低20%。适配华为昇腾,同步推进英伟达认证。2025年获华为订单5亿元+。


祥鑫科技 (002965):流道宽度0.15mm行业领先,换热面积提升250%。液冷模组应用于英伟达GB200/GB300平台。为NVL72机柜提供解决方案,单机柜价值量超10万元。


银轮股份 (002126):独创“微通道相变液冷”技术,散热效率为传统3倍5。通过维谛技术间接供应GB300冷板与快接头。单机柜价值量超10万元。


淳中科技 (603516):液冷测试设备。英伟达液冷测试设备独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唯一进入英伟达GPU液冷检测设备供应链的企业。


高澜股份 (300499):掌握冷板式+浸没式双技术,3D微通道冷板热阻低。通过英伟达GB200/GB300认证,曾是H100液冷模块独家供应商。直接供应英伟达GB300服务器液冷模组。


川环科技 (300547):PTFE液冷管路,耐弯折次数高,适配高压系统。液冷管路及快换接头(UQD)适配英伟达GB300高压系统。单台价值量8000元。


宁波精达 (603088):全球首创≤1mm微通道换热器,热交换面积提升3倍。设备成本较进口低40%,已通过头部数据中心验证。正配合国际头部客户开发新一代散热方案。


铂力特 (688333):钛合金3D打印冷板,散热效率提升30%。通过英伟达H100测试,同步供应AMD MI300系列。技术延展至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液冷系统。


宜安科技 (300328):液态金属散热技术专利,覆盖“纳米级间隙填充”等工艺。向英伟达中国区合作伙伴送样GB200/GB300散热模组。东莞清溪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可满足100万张GPU需求。


行业发展趋势

渗透率加速提升:随着芯片功耗攀升和PUE政策要求趋严,液冷从“可选”变为“刚需”。IDC预计,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到2025年,液冷在中国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有望达到25%,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


技术路线多元化:冷板式液冷(MLCP) 因改造难度相对较低,将是近期主流和存量数据中心改造首选。浸没式液冷(单相/两相)散热效率更高,PUE可降至1.1以下,更适合新建超大型数据中心。喷淋式液冷等也在发展。


降本与标准化是关键:目前MLCP成本是传统的3-5倍,未来需要通过规模效应、工艺改进和材料创新来降低成本。同时,接口、快接头、Manifold等部件的标准化将简化安装运维,推动普及。


投资策略


短期看认证与订单:优先关注已通过英伟达认证或进入其供应链的公司,其业绩兑现的确定性更高(如表中所列部分企业)。


中期看技术壁垒与产能:关注在精密制造(如微通道加工)、材料创新(如高导热涂层、液态金属)或系统集成方面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它们能享受更高的毛利率和更持续的成长性。


长期看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路线:选择能提供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或技术路线能兼容冷板、浸没等多种模式的平台型公司,以抵御技术路线分化风险。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与路线之争:MLCP并非唯一解。浸没式液冷(如中科曙光PUE可达1.04)等其他高效散热方案也在发展,可能影响MLCP的长期市场份额。


量产与良率风险:MLCP微米级流道对工艺要求极高,存在液体渗透和量产良率不及预期的风险。预计全面量产仍需时间。


供应链依赖与地缘政治:高端芯片散热材料(如特种氟化液)和装备可能存在供应链依赖。国际经贸环境变化也可能影响供应链安全。


估值过高与业绩兑现:部分概念股短期涨幅较大,需仔细甄别,关注其业绩兑现能力和实际订单落地情况。

 

结论

英伟达推动MLCP技术,是AI算力发展倒逼基础设施革新的典型事件。它标志着散热技术从“风冷时代”迈向“精密液冷时代”,整个产业链面临价值重估和格局重塑的巨大机遇。


对于投资这个方向来说,这是一条高成长但同样高技术壁垒的赛道。把握“核心技术创新”和“头部客户认证”两大核心,仔细甄别,才能更好地分享AI时代带来的红利。

#英伟达推MLCP液冷!成本提高3-5倍##炒股日记##强势机会##热点解析##社区牛人计划#$上证指数(SH000001)$$深证成指(SZ399001)$$创业板指(SZ399006)$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