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57篇原创文章”
所长在之前的文章中一直强调因果律是这个世界的根本定律,再也没有什么能强的出因果了。
正是因为因果是根本定律,因此,这个世界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只不过很多因果背景太过庞杂而深远,一般凡夫没有足够的洞察辨识力去窥其面貌,就会认为有些事情就是没来由的。
这里所长和大家举个例子。
有一天,所长忽然想去普陀山,看起来好像真的就是“随机”出现的一个念头,但其实背后也有非常多的因,种种因加起来,才促成所长那天动了要去普陀山的念头。
这些个因是怎样的呢?
首先,所长在2021年熊市开启时接触到了佛学,“熊市”两个字非常关键,如果不是熊市,所长是不会想接触这些的,如果还是牛市,所长只会在赚钱的海洋中游得开开心心,在媒体的采访中飘得忘乎所以,在众人的追捧声中沉醉得无法自拔,哪里会去想什么跳出来、求什么大解脱呢?
其次,佛学中接触的第一本书是小说《行者玄奘》,而不是其他佛学书籍,因为是小说很有趣,所以能容易读进去;因为是小说,里面的佛理也更容易接受,它是融入故事中润物细无声的,不是教条式的大道理;因为是小说,即便有些东西看起来哪怕没有那么合乎逻辑,你也不会在意,于是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能更好的接纳里面的新观点、新视角……
再然后,所长接触到了《鬼脚七》这个公众号,《鬼脚七》同去年的《价值事务所max》的文风很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从而让人看清一个真相。
即人是无法自主的。人总是,以为自己在掌握自己的一切行为,自己在掌握自己的一切情绪,自己在把控自己的生活,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干扰的,外界稍一波动,就只能跟着动,而且是非常的无法自主、无力自拔、非常被动。
被动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你什么都不用做,某些人的脑海里就会自己放小电影,如果大家不懂,不妨看一下下图的例子:
嗯,相信写到这里大家能懂了。
《鬼脚七》一开始是教人做电商的公众号,后面写着写着就变成修心的文章了,正是他的文章看多了,所长的《价值事务所max》一开始是写股市的碎碎念,后面写着写着也变成修心的文章了。
而写文章是这样的,要输出,就一定会伴随大量的输入,当你能输出一篇文章的时候,其实同这篇文章相关的观点你已经在脑海中过了无数次,而能日复一日地写甚至写出更深刻的文章,只能说明自己在进步,通过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来学习,其实成效是最为卓越的。
就这样,有了《行者玄奘》、《鬼脚七》、所长自己的《价值事务所max》做铺垫积累,所长能看的书段位也越来越高了,从最开始西方的灵性书籍到南怀瑾、一些佛学大师,后面直接看以经命名的书籍。
看得越多,吸纳得越多,越是会对佛陀升起无限的信心,对佛学的精妙感到赞叹和感动,当这样的赞叹和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所长的脑子中就蹦出了要去普陀山的念头。
讲到这里,大家懂了么?
万事万物都必有其因果,哪怕看上去完全偶然、无序的现象,背后其实也都能找到完整的因果链。
当然,前文所长讲自己去普陀山念头的因果链也并没有描述得多完整,但大致的意思想必同学们已经懂了。
因果的复杂
如果大家真的能明白所长上述所讲的,就会明白因果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单线的、简单机械对应的关系,而是无数因因果果前后相续、相互交织、互为缘起构成的一张网。正是因为如此,任何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是因果的汇聚,每一个果都有自己的因,这些因的产生又依靠各自的因和果,如此层层含摄,以至无穷。
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觉得是偶然,觉得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其实只是因为我们的视界不够开阔、精微,说不出、理不清事情背后的因果线索,或者只能看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罢了。
也正是如此,才会使得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小变化,哪怕再微不足道,最后可能都会带来无尽的连锁反应,从而酿成巨大的后果,当然,现代人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才会出现著名的蝴蝶效应。
如果我们真的能深刻认知到这点,那么我们做人做事就一定会更加警惕,因为一点点的不对可能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连锁反应;同时,我们也一定要更加勤修智慧,并且将智慧视作这个世界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因为只有智慧足够高,才能够洞察这个世界的所有因果。
《金刚经》有一句话,“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佛陀知道一切。佛陀是觉者,觉者就是知道一切的意思,所以,其实我们每个人毕生最值得追求的就是这个知道,这个知道一切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