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社区牛人计划# #说故事:聊炒股见闻,品投资人生# #半导体设备迎大发展期# $半导体(BK1036)$
坚定看好半导体的长期逻辑!$山子高科(SZ000981)$ $半导体设备ETF基金(SZ159327)$
市场的恐慌情绪如潮水般涌来,半导体板块首当其冲,然而真实的基本面却描绘出另一番图景。
10月14日,A股半导体板块全线下跌。芯源微大跌10%,华虹公司、中微公司等多股跌超5%。
科创50指数领跌全A,跌幅超4%。
表面上的恐慌性抛售,掩盖了半导体行业强劲的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89%,半导体板块利润更是高速增长。
---
01 数据透视,业绩与股价的背离
半导体板块今日的放量下跌,与行业强劲的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上半年,电子行业营业收入达16146.18亿元,同比增长14.27%。
更值得关注的是,归母净利润增速达27.89%,远高于营收增幅,显示行业盈利质量正在改善。
半导体细分领域表现尤为亮眼。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PCB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这种业绩与股价的背离,创造了难得的布局机会。
02 AI驱动,需求爆发式增长
人工智能正为半导体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中国AI算力芯片市场需求约为2300亿元,同比激增91%。这一增长速度彰显了AI芯片市场的巨大潜力。
云厂商的持续投入更为需求加了多重保险。阿里巴巴计划在2025-2027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
字节、腾讯等头部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也可能达到千亿量级。
全球HBM出货量2025年预计增长94%,2024年AI服务器芯片需求同比增长24%。
这些数据共同描绘出AI驱动半导体需求的明确趋势。
03 国产替代,纵深推进正当时
国产替代已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导逻辑。
目前集成电路整体国产化率仅约23%,2025年有望达到25%。
这与70%的国产化率目标相比,仍有巨大空间。
在政策催化下,国产替代正在多个领域加速推进。
对美进口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正在削弱国际巨头的价格优势。
中国大陆晶圆厂坚定扩产,2025-2027年设备开支预计将超过10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到2025年底,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中,中国大陆厂商的成熟制程产能占比将超过25%。
04 投资策略,穿越周期的布局
半导体行业周期底部预计将于2025年Q3-Q4到来。
今天的调整恰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质标的的入场机会。
从细分领域看,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AI需求高增的存储芯片,行业复苏叠加国产替代加速的模拟芯片。
以及云厂商资本开支高增推动的高性能计算芯片。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替代空间广阔,是另一条清晰的投资主线。
---
投资者不妨回想一下历次技术革命中的规律——最具争议的时刻,往往是最佳的投资时机。
产业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今日的深蹲,不过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