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3-31 16:18:1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湖北
新股发行价越来越高,是不是真的都是优质企业?

$注册制次新股(BK0971)$  

 近几年来,新股发行价越来越高,不管是主板还是科创等板块都一样,股价没什么,基本都是上市第一天翻几十倍涨,后续连续大幅度下跌,有的甚至发行不到一年直接破发,新股发行价的高定,是不是真的意味着都是优质企业?

如果是,那么第一天卖出方为什么全是机构清仓式出逃?

其本质原因应该可以归为下面几点:

一、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双刃剑"效应

1. 市盈率限制解除后的估值重构  

   2023年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中,9只发行市盈率突破23倍限制,最高达90.63倍。科创板、创业板同类企业估值更达行业均值的2-4倍,反映市场资金对稀缺性标的的激烈争夺。这种定价模式虽符合市场化原则,但客观上放大了估值泡沫风险。


2. 行业偏好驱动结构性溢价  

   2023年注册制新股中,95%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电子/机械/电力设备),首发PE达71倍,远超全市场平均估值。这种政策导向的"题材溢价"从IPO环节即开始塑造市场炒作预期。


 二、询价制度的利益博弈机制

1. 机构报价行为的异化  

   现行询价规则下,机构报高价可优先获配且无需全额认购,导致报价中枢上移。2021年询价新规后,30倍以下市盈率新股占比从67%骤降至20%,80倍以上超高估值案例增加3倍。这种机制实质形成"报价竞赛",削弱了定价理性。


2. 承销生态的利益链传导  

   保荐机构通过超额募资(通常超募部分收费10%以上)获取收益,形成"高定价-高募资-高收入"的闭环。典型案例显示,某未盈利医药企业发行价达150倍PE,显著透支未来成长空间。


 三、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模式

1. 散户与游资的击鼓传花游戏  

   2023年新股首日平均涨幅63%,盟固利等个股单日涨幅超37倍,但深次新股指数近9年累计下跌81%。这种"首日炒新-后续抛售"的负反馈机制,使新股成为市场流动性虹吸的源头。


2. 公募基金的定价话语权困境  

   尽管新规要求投价报告与发行价偏离度超20%需重新询价,但2023年仍有28.4%的IPO项目定价突破投价报告上限。买方机构在"合规报价"与"价值发现"间的摇摆,加剧了定价失衡。


 四、制度性缺陷的深层影响

1. 市值配售制度的扭曲效应  

   该制度导致"无风险套利"预期固化,2023年新股中签率仅0.045%,但上市首日换手率高达58%。这种"资金虹吸"加剧了市场波动,与注册制市场化目标形成悖论。


2. 限售股解禁的长期压制  

   2023年解禁市值达4.8万亿元,其中战略配售股份占比12%。这种"伪全流通"结构导致新股定价包含3-5年后的流动性折价预期,进一步推高当前发行价。


 五、国际经验对比与改革启示

1. 成熟市场的定价范式  

   美国注册制下,承销商通过累计投标制平衡买卖双方利益,新股首日涨幅中位数仅15%,破发率约25%。其核心在于承销商拥有自主配售权和"绿鞋机制",可动态调节供需。


2. A股改革路径建议  

   - 引入"红鞋机制"平衡首日供需  

   - 提高高价剔除比例至50%以上  

   - 强制要求投价报告公开披露  

   - 试点承销商跟投+限售期绑定当前新股定价机制的失衡,本质是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制度适配性不足的体现。未来需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通过"约束机制强化+定价权优化+投资者教育"的组合拳,实现投融资生态的再平衡。


相关股吧: 注册制次新股(bk0971)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