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个全面落地AI的双11。”——淘天集团
“AI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著的,但跨平台协同和成本控制仍是现实瓶颈。”——微盟AI产品负责人
2025双11:AI全面渗透电商核心链路
2025年“双十一”期间(10月),天猫、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全面落地AI技术应用,覆盖消费决策、商家运营等多个环节。与2024年相比,大模型能力的质变使得AI能够承接更长的任务链路,推动应用场景向广度与深度拓展。
政策驱动与平台分化并行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电商智能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平台布局呈现两大方向:消费者端以导购工具为主,淘宝推出“AI万能搜”等6款全流程工具,抖音依托豆包大模型构建新流量入口;商家端聚焦运营提效,京东数字人直播服务3.5万品牌,累计GMV超7亿元,天猫“AI美工”月生成2亿张商品图,带动点击率提升10%。
技术突破与现实挑战共存
值得买科技CTO指出,2025年大模型在多模态解析、长链路任务处理(5-6个步骤)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好价核价”功能已实现全自动化。但微盟AI产品负责人同时表示,跨平台协同难、行业适配差异大、部分场景运行成本高,仍是制约规模化复制的技术障碍。
AI成双11核心竞争变量
2025年双11电商大战的核心竞争点集中于AI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淘天集团称,本次双11为首个AI全面参与的购物节,AI应用于流量分发、用户体验优化及经营决策,大模型单日调用量突破150亿次,显著提升搜索相关性与转化效率。京东JoyAI大模型调用量同比增长3.2倍,数字人直播带动GMV超7亿元,智能客服服务量达13亿次。抖音电商通过豆包大模型的商品推荐引擎,直接为商城导流,提升整体GMV表现。
从“电商平台”到“AI代理体”的演进
AI正推动电商平台向“电商AI Agent”形态演进,具备用户行为感知与主动服务能力。通过更细腻地理解消费者意图,提升推荐精准度与交互体验。2025年双11的竞争焦点,已转向谁的AI更“强势、细腻、周全”,以赢得用户心智与交易份额。
全球AI热潮与国内算力支持叠加
外部环境利好持续释放。预计2025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中国东莞投入5000万元发放“算力券”,支持中小企业租用AI算力资源。2024年被定义为“AI推理元年”,新一代开源模型降低推理成本,多模态技术取得突破,为电商领域大规模部署AI奠定基础。
市场热度上升,但未现明确投资标的
尽管AI在电商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板块整体关注度,资金流入增加,相关概念股热度上升,投资者更倾向挖掘AI与电商业务深度融合、具备创新能力的成长型企业,但现有资料未提及任何具体上市公司名称、股价变动、指数影响或资本市场反应。
文中涉及企业如天猫、京东、抖音、快手、值得买科技、微盟等,虽在双11期间实现AI运营成效(如京东数字人GMV超7亿元、微盟AI降低人工成本80%),但内容均聚焦技术升级与商业效率,并未包含上市公司基本面、财务数据、评级或资本运作信息。
结论:基于当前材料,无法识别明确股市题材,亦无法列出人气个股及其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