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期:2025-11-06
证券代码:920116 证券简称:星图测控 公告编号:2025-115
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一、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业绩说明会
□媒体采访
□现场参观
□新闻发布会
□分析师会议
□路演活动
□其他
二、 投资者关系活动情况
活动时间:2025 年 11 月 5 日
活动地点:公司会议室、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
参会单位及人员: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东方财富、开源证券、华源证券、国金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广发证券、山西证券、天风证券、东北证券、兴业证券、中邮证券、国投证券、国盛证券、中航证券、华鑫证券、中泰证券、首创证券、创金合信基金、银杏资本、仁桥资产、中兴通投资、北京量化投资、天弘基金、北京指南创业投资、北京信伟达资产、昭逸私募、耕霁投资、瀚伦投资、普信恒业及其他通过网络方式参会投资者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公司董事长胡煜;公司董事、总经理牛威;公司董事、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张子航;公司财务部总经理李娜
三、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公司领导就公司基本情况、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产品与技术、未来发展战略等进行了介绍。针对发展战略,公司分别就感知星座、全球站网及业务拓展、太空云等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具体说明。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对问题的回复概要如下:
问题 1:未来 AI 在公司业务中的应用及价值体现
回复:
公司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与航天垂直领域专业模型,构建分钟级响应的智能计算平台,实现卫星任务规划、轨道预警、故障诊断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决策与自动执行,全面提升卫星运行效率与太空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航天信息系统向自主可控、高效协同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扩大公司技术优势,提升公司业务承接能力,降低人员成本,提高利润率。后续,公司智能计算平台产品发布后,相信能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
问题 2:公司对太空感知星座盈利模式及预期的判断
回复:
公司当前从卫星构型设计与载荷选型等环节入手,在确保感知卫星性能满足任务需求的前提下,着力实现成本可控。目前公司已启动星载处理器等核心载荷的能力验证工作,将在明年的两颗试验星上完成验证。同时,公司也将充分发挥在测控软件算法与智能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系统可靠性提升与综合成本优化的协同推进。
在需求端,结合近期一些市场活动,态势感知数据服务的市场需求旺盛,单星数据服务预期收费已处于可观水平,公司对未来市场前景抱有信心。结合国外同类业务经验,未来收费模式预计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政府间的太空态势感知数据交易;二是面向卫星所有方提供感知数据及测运控服务,有效规避碰撞风险;三是面向第三方机构提供数据服务,如针对保险公司,感知数据可为后续卫星理赔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针对眼下火箭运载能力瓶颈的问题,公司也进行了充分考虑,在卫星设计、制造及卫星轨道设计方面进行了重点优化,可有效降低发射频次要求。此外,随着后续多款可回收火箭的陆续投入使用,相信运载能力瓶颈也将得到有效解决。
问题 3:公司对地面站业务盈利模式及预期的判断
回复:
在地面站运营方面,公司已为三百余颗卫星提供测运控服务,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依托地面站设施的长生命周期优势,通过扩大服务规模、固定成本可以有效摊薄。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地面站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站网资源利用效率与整体毛利率水平。
公司依托在航天测控领域积累的专业技术能力,结合资本市场支持,稳步推进能力建设与资源整合,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在持续推动地面站资源共享和深化业务合作的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进特殊点位地面站的布局与建设,更好地支撑公司未来业务发展。
问题 4:火箭测控业务对公司的影响
回复:
公司长期以来聚焦卫星测控业务,同时也具备火箭测控技术能力,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面向火箭测控管理的专用软件系统,现已进入最后的联调联试阶段,公司在火箭测控领域的软硬件能力方面已做好充分准备。
随着后续可回收火箭的推出,我国航天发射活动频率……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