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愈发趋严。
10月3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首次对外发布2024~2025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在262家被评价的公司中,A类(优秀)公司48家,占比18.3%;B类(良好)公司178家,占比67.9%;C类(合格)公司31家,占比11.8%;D类(不合格)公司5家,占比1.9%。
获评“优秀”和“良好”的公司共占比86.2%,整体结果趋好。而获得“不合格”的5家公司中,田野股份(BJ920023)和数字人(BJ920670)或将因2024年财报披露问题被“戴帽”。
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对于评分为C、D类的公司,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方向是实现从“补披露”到“建体系”的根本转变,包括完善内部信息披露管控机制、提升重大事项披露的及时性与前瞻性、强化财务真实性与一致性、增强投资者沟通与透明度建设。
近九成公司获A、B评级,5家“不合格”
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是交易所近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之后,北交所也首次发布了2024~2025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结果。
北交所表示,此次评价覆盖了2024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262家公司,评价周期从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核心围绕信息披露规范性与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维护、社会责任披露三大维度展开,经公司自评与交易所复核后形成最终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A类(优秀)公司48家,占比18.3%;B类(良好)公司178家,占比67.9%;C类(合格)公司31家,占比11.8%;D类(不合格)公司5家,占比1.9%。
北交所指出,不少公司获得“加分”激励。其中,近八成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股份回购,五成以上公司积极接受研究机构调研和组织投资者接待活动,38家公司主动披露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这些获评“优秀”和“良好”的公司共占比86.2%。而获得“不合格”的5家公司中,田野股份(BJ920023)和数字人(BJ920670)或将因2024年财报披露问题被“戴帽”。
而两家公司可能被“戴帽”的原因均是触及“首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或者未按照规定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所规定的“应当立即披露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的情形。
田野股份和数字人分别在10月31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将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整改,并提出一系列相关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两家可能新增“戴帽”的公司外,同样获得D级且已“戴帽”的*ST广道(920680),在日前称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三季度报告。
石烁表示,北交所首次发布信息披露评价结果,与上交所和深交所相呼应,标志着A股三大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评价机制已初步形成统一、常态化的监管框架。他认为,这一评价体系有三方面意义:从监管逻辑上看,实现“事后问责”向“全过程监管”的转变;从市场约束上看,建立信披质量—市场声誉—资本成本传导机制;从公司治理上看,倒逼上市公司强化内控与治理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关注到北证50成分股的评价情况。由于本次北交所评价范围为2024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公司,因此选取同期北证50成分股进行统计观察。
结果显示,A类公司18家,占262家参评公司6.87%;B类公司28家,占比10.69%;C类公司2家,占比0.8%;D类公司1家,占比0.4%。
对于评分为C、D类的公司,石烁建议,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方向是实现从“补披露”到“建体系”的根本转变,包括完善内部信息披露管控机制、提升重大事项披露的及时性与前瞻性、强化财务真实性与一致性、增强投资者沟通与透明度建设。
5家A级公司跻身市值TOP10,D级公司生物谷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减少超20倍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披露评价并非只是展示评分优劣结果的,而是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行为有所关联。
比如,北交所将对最近一年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给予支持和便利:对于发行重组业务,申报前加强预沟通服务,实施专人对接并于3个工作日内对相关问题予以反馈;申报后,符合本所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给予减少问询轮次或者不进行审核问询等支持;应上市公司申请提供定向培训;加强公司宣传及业务支持;邀请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等担任培训讲师,向市场推广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经验。
同样,对于评价结果为D的公司,北交所将加强监督和引导,比如:加强信息披露审查和问询力度;面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等开展合规培训;通过电话、发函等方式督促公司董事、监事(如有)及高级管理人员加强信息披露相关规则的学习,督促公司完善信息披露内部控制,提升执行效果等。
那么,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股价变动,与评价结果是否有关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了此次参评的262家北交所公司发现,市值TOP10中,有5家获评A,5家获评B。

股价变动方面,今年以来平均股价涨幅最高的10家公司中,得分为A的公司占5家,分别为利通科技、万通液压、同惠电子、佳合科技、海能技术。

业绩方面,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TOP10的公司中,A类公司有3家,B类公司7家;净利润同比增速TOP10的公司中,A类公司有3家,B类5家,C类2家。

单看48家A级公司,平均市值为45.91亿元,今年以来平均股价涨幅为84%,前三季度平均归母净利润为0.49亿元,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为28%。
进一步来看,市值排名第一的锦波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也排第一;市值排名第四的并行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排名第四;海能技术股价以191.95%的年涨幅排第五,同时,海能技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487.07%,排名第二。

而D类的5家公司,平均市值为13.9亿元;今年以来平均股价涨幅为正的公司有3家;前三季度平均归母净利润为-0.1亿元,2家公司盈利。其中,生物谷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超20倍,在262家公司中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