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赵彬彬)10月28日上午9时30分,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凯英)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敲响上市钟声。作为青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泰凯英的成功上市,让青岛上市公司总数增至85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65家,为青岛资本市场版图再添重要一员。
矿山及建筑轮胎龙头上市
此次泰凯英以7.50元/股的价格发行4425万股新股,募集资金将用于全系列场景专用轮胎产品升级、专用轮胎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专用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上市首日,公司股价表现强劲,股价最高触及23.88元/股,涨幅超过200%。这反映出市场对其发展潜力的认可,以及对青岛轮胎产业发展前景的信心。
深耕矿山及建筑轮胎领域的泰凯英,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针对矿业、建筑业轮胎使用工况复杂苛刻的特点,公司构建起场景化技术开发体系,可提供场景化轮胎、轮胎数字化管理系统及综合管理服务,基于用户场景需求的产品开发能力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泰凯英在国内工程子午线轮胎配套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外品牌第三,其中大吨位起重机轮胎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泰凯英斩获多项荣誉,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截至目前,公司已开发出700余种适配不同作业环境的轮胎,拥有188项国内外专利(含35项境内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4项关键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4亿元、1.6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此次上市更为其后续发展注入了充足资本动力。
青岛上市公司版图不断壮大
泰凯英的上市,是青岛境内上市公司群体高质量发展的缩影。目前,青岛65家境内上市公司已形成多层次、全板块的资本市场布局:上交所27家(上海主板21家、科创板6家)、深交所32家(深圳主板18家、创业板14家)、北交所6家。
2025年以来,青岛上市公司的韧性与活力持续凸显。数据显示,上半年,青岛64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合计3323亿元,占全市上半年GDP的39%,同比增长6.48%,增速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远高于全国0.03%的整体水平;实现净利润合计309亿元,同比增长5.42%,高于全国2.45%的整体水平,净利润增速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其中,53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超82%(高于全国77%的整体水平),7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3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
出海业务成为青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半年,青岛38家上市公司披露境外业务收入,合计达1065亿元,占营收总额的32%。近年来,“青岛智造”加速走向全球:海尔智家埃及生态园一期投产、泰国空调工业园开工、收购匈牙利暖通头部渠道商;海信视像在埃及建电视制造基地;澳柯玛赴印尼打造冰箱(柜)智能制造工厂;青岛双星、赛轮轮胎、森麒麟等轮胎企业在柬埔寨、印尼、墨西哥、摩洛哥布局海外产能;特锐德在沙特设分公司拓展中东市场;盘古智能、豪江智能在泰国投资建厂构建全球柔性供应链。
青岛上市公司群体的壮大,离不开城市持续优化的企业上市培育生态。据介绍,近年来,青岛成立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工作专班,在全国率先建立推动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发布上市公司及拟上市企业白名单,通过部门、区(市)联动,形成“上市一批、待审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的良性格局。青岛证监局则通过区(市)走访、政策培训、联动沪深北交易所、组织“走进交易所”活动、开展赴港上市培训及民企上市座谈会等举措,帮助企业提升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
今年以来,青岛新增1家A股上市公司、8家辅导备案企业(新增数量超去年全年)。截至10月28日,青岛在证监局辅导备案的企业达25家,创历史新高,另有10家企业拟赴境外上市。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青岛上市公司群体将持续发展壮大,为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