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A股表现抢眼,沪指站上4000点,创业板指涨近3%,北证50涨逾8%。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7%,深证成指涨1.95%,创业板指涨2.93%。北证50指数午后持续拉升,尾盘涨幅显著扩大,收盘涨8.41%。全市场今日成交额超2.29万亿元。

今日,新能源赛道回归,光伏储能、电池等相关板块涨幅居前。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两只千亿市值龙头涨停;阳光电源午后大涨,盘中股价最高触及194.97元,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关口,收盘成交额位居A股第一。
有色金属概念再度活跃,铜、锌方向领涨,大中矿业涨停,江西铜业、中信金属、华钰矿业跟涨。此外,多元金融、证券、游戏、量子科技等板块涨幅居前。
海南自贸区概念维持强势,海南发展、海汽集团、海德股份等多只龙头涨停。银行、影视院线、白酒、福建本地股等板块今日回调。
光储产业链午后爆发
今日,新能源赛道表现亮眼。午后,光伏、储能产业链集体走强,截至收盘,阿特斯、通润装备、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多只龙头股集体涨停。


阳光电源午后大涨,盘中股价最高触及194.97元,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关口。截至收盘,阳光电源股价报191.49元/股,续创历史新高,市值为3970亿元,成交额达264.1亿元,位居A股第一。
光储产业链近期迎来多重消息催化。
一是光伏、储能行业龙头三季度业绩频频报喜。
10月28日晚,阳光电源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为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前三季度营收为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为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营收增长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大所致。
10月24日晚,通威股份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40.91亿元,同比下降1.57%;净利润亏损3.15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二是中国光伏企业接连签下海外大单。9月以来,中国光伏企业接连签下多笔GW级大订单,海外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集中于光伏组件、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组件生产基地建设等。
三是光伏行业“反内卷”不断深化。此前,六部门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四是多晶硅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部分多晶硅头部企业11月计划减产。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0月29日发布的数据,目前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共11家。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3.7万吨,环比增加6.2%,相比预期高出5.4%。根据企业排产计划,11—12月西南地区部分一线大厂计划大幅减产,内蒙地区产能同步检修,预计国内多晶硅月度产量将回落至12.5万吨—13万吨。
机构分析,光伏企业盈利最差时候已经过去。国内外需求复苏+行业自律+供给侧政策有望共同催化产业链行情。当前光伏产业链有望进入价格上涨通道,板块已处于预期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底部企稳,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积极催化有望陆续登台。后续行业景气上行与供需改善预期持续提升,板块机会有望显现。
北证50指数成分股尾盘爆发
今日临近尾盘,北交所股票大涨,锦华新材、利通科技、数字人等多只个股“30CM”涨停。北证50指数快速拉升,收盘涨超8%,成分股全线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