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交所新股丹娜生物的申购结果引发市场热议。作为2025年北交所正股门槛最高的IPO(正股门槛是指投资者为确保获配至少100股所需的最低申购资金量),丹娜生物以851.41万元的正股门槛刷新历史纪录,其网上申购户数为55.32万户,网上冻结资金高达6130.17亿元,却仅有资金量前13%的账户能分得100股新股。
同时,丹娜生物顶格申购资金(615.6万元)低于正股门槛,意味着即便顶格申购的投资者,也并不能够直接获配1手(100股)新股,只能参与后续碎股的分配。在北交所打新愈发火热的背景下,普通投资者能够申购到丹娜生物的资金门槛并不低。不过,丹娜生物的员工参与北交所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却拿到了战略配售总量85%的股份。
仅资金量前13%的账户可中签丹娜生物
丹娜生物的发行价17.1元/股,本次发行数量为800万股,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8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720万股。
本次发行有效申购数量358.49亿股,有效申购户数55.32万户,网上有效申购倍数为4979.02倍。
以有效申购数量358.49亿股和发行价17.1元计算,丹娜生物本次网上申购的冻结资金额高达6130.17亿元。
根据北交所的打新规则,打新丹娜生物需要至少851.41万元(网上有效申购倍数4979.02×发行价17.1元×100股),才能确保获配100股新股,也就是说丹娜生物的正股门槛是851.41万元。而851.41万元的正股门槛,也创出了北交所的最高正股门槛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丹娜生物网上申购数量上限是36万股(网上发行数量的千分之五),以丹娜生物发行价17.1元计算,其对应的资金是615.6万元,也就是说丹娜生物的顶格申购资金是615.6万元。
可以发现,丹娜生物851.41万元正股门槛,是要高于其顶格申购资金615.6万元。而这意味着,即便投资者按顶格金额申购,也无法达到正股门槛。即顶格申购也不能直接获配1手新股,只能靠碎股依次分配。
而这意味着,丹娜生物此次网上发行的所有新股,将按照资金量优先、资金量相同时间优先的原则,依次分派100股至资金量前7.2万户的打新账户。也就是说丹娜生物此次打新,只有打新资金量前13%(7.2万户/55.32万户)的账户,才能每个账户打到100股新股。而打新资金量后87%的账户,自申购结束时,便已经注定无法打到丹娜生物。
丹娜生物高管与核心员工拿下85%战略配售
那么,打新丹娜生物资金量前13%的账户到底是多少呢?这个并没有公开的准确数据。但是仍然可以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做一个大致的推测。
首先,前13%的资金量门槛,几乎必然是高于打新的户均资金量的。而打新丹娜生物的户均资金量约为110.81万元。
其次,据开源证券研报,从北交所100股资金申购门槛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申购门槛中枢提高。截至2025年9月19日,2025年1~9 月北交所100股资金申购门槛均值为316.88万元,其中2025年7~9月100股资金申购门槛均值为401.65万元。而当前北交所打新热度有增无减,可以推测丹娜生物的资金申购门槛可能会高于7~9月100股资金申购门槛均值401.65万元,也就是说打新丹娜生物资金量前13%对应的资金量,可能高于401.65万元。
总之,虽然根据公开资金无法知道具体的打新资金量前13%对应的具体金额,但不论是前13%,还是户均打新资金110.81万元,抑或2025年7~9月100股资金申购门槛均值401.65万元,对于普通散户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这意味着,打新资金量低于特定门槛的投资者,打新丹娜生物并不会中签。
相对而言,丹娜生物的高管和核心员工在此次IPO中拿到不少股份。公司战略配售共引入两家投资者,配售数量8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800万股)的10%。两家投资者的获配股份限售期均为12个月,自本次发行股票在北交所上市之日起计算。
其中招商资管丹娜生物员工参与北交所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获配68万股,占战略配售总量的85%。该计划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设立的专项资管计划。
公司的另一个战略投资者是招商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获配12万股,占战略配售总量的15%。招商证券为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新股配售遵循“比例配售为主、碎股优先分配为辅”的原则,而碎股会优先分配给申购数量多的投资者。而这意味着,若遇到像丹娜生物这种申购热门新股,散户打新资金量如果低于一定门槛,其中签概率趋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