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2
证券代码:873981 证券简称:正导技术 主办券商:开源证券
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
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公司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
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达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且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亦可能随公司内、外部环境及经营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公司内部控制设有检查监督机制,内控缺陷一经识别,公司将立即釆取整改措施。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出具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1.建立和完善内部治理和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以及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3.规范公司经营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4.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违规及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5.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格外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
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必须权衡成本与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1.评价程序:成立评价小组研究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报董事会审议批准。
2.评价方法:组成评价小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有效运行的证据,研究认定内部控制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3.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为公司及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 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 100%;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包括治理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货币资金、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环保管理、关联交易、重大投资活动、信息披露等方面。
上述业务和事项的内部控制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4.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