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鹏工业”)获得北交所上市委通过,拟募资约1.54亿元。2024年度,大鹏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对大鹏工业提出了意见函,要求大鹏工业统筹考虑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4013.6万元、2025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09.29万元、“智能工业清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二期)”预留铺底流动资金 2816.55万元等情况,借鉴《资产评估执业准则——企业价值》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理念和思路,系统分析并说明“补充流动资金”2500万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上市委员会向大鹏工业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还包括,经营业绩真实性,经营业绩可持续性,以及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北交所上市委要求大鹏工业说明报告期重点客户业务波动的合理性以及新客户的收入波动较大的原因、合理性。在此之前,大鹏工业业绩大幅波动及可持续性也曾引发审核问询。
大鹏工业IPO进程被一连串合规波折所裹挟:两名签字保代因该项目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年内两度更换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敏感期发生致命安全事故。
6月底,中国证券业协会“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C(处罚处分类)”中显示:东方证券承销保荐的两名签字保代李方舟、吕晓斌,因在大鹏工业IPO项目中履职违规而被北交所采取自律监管措施。这在“项目尚未注册生效”即通报保代的情形中,颇为罕见。
大鹏工业的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曾多次更换保荐机构和年审所。2020年大鹏工业第一次冲刺创业板时的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2023年转战北交所后改由东方证券保荐,值得一提的是,吕晓斌先在申万宏源任职,后于东方证券接手该项目前后加入东方,在企业两次申报节点上“同频出现”。
大鹏工业还在2024年内两度更换审计:先是原年审所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因“金通灵”案被监管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改聘天职国际后,又遭遇其在“奇信股份”案中被证监会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公司再度更换为中兴华。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