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4月23日,贝特瑞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路演中心举行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及公司管理层围绕2024年经营成果及行业前景与投资者展开沟通,预计2025年正负极材料市场总体需求量仍保持增长。
贝特瑞表示,公司始终聚焦于电池材料领域,努力从单一的电池材料供应商逐步转变为电池材料总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材料技术创新赋能推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重视市值表现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表现,注重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长期匹配。据悉,贝特瑞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在规范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业绩的基础上,将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披质量,适时推出现金分红、股权激励等措施,多措并举推动公司市值和内在价值的有效提升。
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47亿元(含税)。
技术突破构建核心壁垒
公司始终坚持将“创新引领”作为企业核心文化与经营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企业研发实力,以创新破内卷。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7.72亿元,占营业收入5.42%。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授权国内、国际专利692项,发明专利442项,主导及参与制定了包括5项国际标准、17项国家标准及4项行业标准在内的多项标准。
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径上全面布局,率先建立了干法与湿法工艺并行的固态电解质产线,年产能突破百吨级。此外,公司开发出多款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其中低成本、高离子电导率的磷酸钛铝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
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已投产的产能达500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已开发第六代产品,比容量达到2000mAh/g以上。新一代硅基负极产品已打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实现了在国内外“46”系列大圆柱项目中的全面突破。
在快充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创新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快充能力、超长循环寿命及高低温性能优势,充电效率较行业标准提升50%。
全球化战略提速
全球化是新能源产业的必答题。目前,公司积极扩展海外供应链布局,加速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2024年,公司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产能持续爬坡。此外,公司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实现投产,建成后,公司在印尼负极材料产能达到16万吨/年。贺雪琴表示,印尼工厂的投产标志着贝特瑞全球化战略迈入新纪元。
同时,公司在摩洛哥启动了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形成“正极+负极”布局,以满足全球范围内对高性能电池材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