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过山车”:当AI泡沫遇上谷歌TPU
兄弟们,今天咱们聊聊英伟达这波大跌。单日跌超6%,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直接从山顶滑到半山腰。这背后有两件事值得玩味:谷歌TPU抢单Meta,以及“大空头”伯里的连环炮轰。我来拆解下这场AI芯片行业的暗流涌动。
谷歌TPU的“弯道超车”
Meta被曝考虑从2027年起用谷歌TPU芯片替代部分英伟达GPU,订单可能价值数十亿美金。这事儿要是落地,相当于在英伟达的后院点了把火。谷歌TPU性能比前代提升4倍,还搞定了Anthropic这种AI新贵的大单(百万颗芯片部署),明显是冲着英伟达的“铲子生意”来的。
你们还记得年初英伟达市值破5万亿时,黄仁勋说AI需求“看不到顶”吗?现在谷歌直接用TPU证明:“铲子”不一定非得买你家的。虽然英伟达GPU仍是主流,但定制化芯片的性价比优势正在冒头。就像当年安卓机群殴iPhone——一旦替代品性能接近,价格战和份额争夺就避不开了。
大空头的“泡沫论”再加码
更狠的是伯里。这老哥直接发文说AI热潮是“壮丽的荒唐”,还把英伟达比作2000年泡沫破裂前的思科(当年跌了80%)。他的核心逻辑是:科技巨头疯狂建数据中心,但下游应用根本赚不回成本。比如OpenAI用百万颗英伟达芯片训练模型,收入却撑不起投入,最后可能集体踩刹车。
英伟达当然不服,立刻甩出财报反驳:现金流健康、库存正常、应收账款天数稳定……但市场显然更担心“预期差”。毕竟股价涨了12倍后,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获利盘砸盘。
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会押韵
回头看补充材料里的细节:
- 谷歌TPU业务曾被分析师估值9000亿美元,现在Meta的意向单算是初步验证;
- 伯里三季度豪掷1.87亿美元做空英伟达,赌注比二季度翻倍,显然有备而来。
这俩事儿叠加,市场情绪瞬间逆转。不过话说回来,英伟达的基本面还没崩——云计算三巨头(微软、亚马逊、谷歌)明年CAPEX预算仍增34%,AI算力需求仍在。短期是情绪杀,长期还得看技术壁垒和生态。
给大伙儿的提醒
- 替代品冲击:谷歌TPU如果能抢下10%市场,英伟达的定价权就可能松动;
- 泡沫争论:伯里的“思科类比”虽激进,但高估值下波动必然加剧;
- A股映射:国内算力链(光模块、服务器)别只看英伟达,谷歌链公司也可能蹭到红利。
最后说句实话:AI是不是泡沫我不知道,但任何行业当“卖铲人”被群殴时,故事就得换个讲法了。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