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人形机器人精灵G2,未上市即斩获龙旗科技数亿元大单,创下国内具身智能领域最大订单纪录。公司合伙人王闯更放出豪言:“我们已是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比马斯克更大。”这一连串动作,标志着中国在具身智能赛道已从技术探索迈入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
量产与订单双轮驱动,商业化进程加速
此次发布的精灵G2,是智元机器人继精灵G1之后的第二代产品。根据官方信息,目前G1出货量已超千台,而全年机器人总出货量将达到数千台规模,明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望达30%。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前,公司已宣布获得龙旗科技数亿元订单,将提供近千台G2机器人,用于消费电子精密制造场景。同时,与均胜电子的过亿元采购合同也已完成首批商用交付,正式落地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
这种“先拿订单、再发产品”的模式,凸显了智元机器人务实的商业化策略。其核心目标明确:不是追求炫技,而是解决工业场景中产线柔性不足、人力成本高企的痛点。正如相关负责人所言,人形机器人能像培训人类员工一样快速适应新任务,有效破解传统自动化“换线即废旧”的难题。
技术迭代聚焦实用,工业级标准成关键
精灵G2的技术升级并非为了表演,而是围绕真实工业需求展开。其腰部增加三自由度设计,使机器人无需移动底盘即可完成弯腰、转体等动作;配备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和高精度关节扭矩传感器,实现了细腻的柔顺控制能力。此外,支持双电池热插拔和自主回充,确保了7x24小时连续作业的稳定性。
为保障大规模交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智元对品控要求极为严苛,部分零部件甚至按照车规级标准进行测试。生产环节由均普智能负责,年产能已从1000台扩至超3000台,并建立了“智元-均普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动从技术研发到产业生态的共建。这表明,行业竞争已从单一产品比拼,转向涵盖供应链管理、制造能力和交付体系的综合较量。
全球化布局提速,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智元机器人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公司计划明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30%,目前已与多家海外客户接洽合作意向。这一战略与中国机器人产业整体出海趋势高度契合——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4.9%。随着杭州、上海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具身智能发展,以及阿里、腾讯等巨头纷纷入局,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从核心技术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生态。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更多像智元这样的中国企业,凭借“实用性+可量产”的组合拳,在全球工业自动化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能交付、能赚钱,或许才是这场机器人革命最硬核的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