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最新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公司三季度产能利用率达到95.8%,产线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一数据在当前存储芯片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公司明确表示承接了大量模拟、存储包括NOR/NAND Flash、MCU等急单,目前存储行业供应存在缺口,预计高价位态势将持续。
从存储行业整体态势观察,招商证券分析指出,进入2025年三季度以来存储行业全面进入加速上行周期。与以往供给侧减产带来的短暂价格上行不同,本轮周期主要受AI时代下存储需求爆发推动,同时供给侧产能开出有限,导致行业供需缺口持续扩大。这一判断与中芯国际产能满载的现状相互印证。
在具体价格表现上,自9月开始存储公司纷纷上调报价。DDR5、NAND闪存等颗粒的现货价已实现翻倍,市场对四季度DRAM环比涨幅的预期从8月的10%-15%上调至30%-50%。这种价格弹性反映了存储市场供需关系的紧张程度。中芯国际在纪要中特别指出,存储市场供需的微小失衡容易导致价格剧烈波动,这一行业特性在当前环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证券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行业趋势,认为AI需求过热导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呈现结构性供需失衡,数据中心对DRAM的需求尤为紧缺。美国四大云服务提供商上修资本支出,推动高阶存储芯片需求。同时,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营收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高端化趋势推动平均销售价格上升。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半导体行业复苏的坚实基础。
从公司财务表现看,中芯国际第三季度毛利率达22.0%,在产能利用率高企的背景下,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公司给出的四季度营业收入指引为持平或增长2%,这一相对保守的预期可能考虑到年底客户为明年做计划的季节性因素。但产能满载与行业高景气度的持续,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资本市场层面,半导体板块近期表现活跃。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上涨2.90%,半导体设备ETF基金(159327)连续3日合计吸金超1800万。尽管今日恒生指数下跌1.47%失守26000点,中芯国际仍逆势上涨,在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涨幅居前,显示市场对半导体板块的看好态度。
纵观当前半导体行业格局,晶圆代工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其战略价值持续凸显。在中美贸易政策动态调整背景下,跨国企业加速推进供应链区域化重构,全球供应链体系正经历多维度的适应性变革。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在全球纯晶圆代工企业中位居第二,其产能满载状态不仅反映行业景气度,更体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提升。
行业供需关系的微妙平衡仍在持续,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趋势与产能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在这一轮由AI驱动、供需双重作用下的行业周期中,具备产能优势和工艺能力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