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刚刚扔出一枚“重磅炸弹”: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43.1%,产能利用率逼近满载,月产能历史性突破百万片大关! 这不仅是一份亮眼的财报,更释放出中国半导体制造能力加速跃升的强烈信号。
营收利润双增,业绩超预期背后的增长逻辑
根据11月13日发布的三季报,中芯国际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1.62亿元,同比增长9.9%;归母净利润达15.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1%。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95.1亿元,净利润38.18亿元,同比增长41.1%。这一系列数据远超市场普遍预期。
公司明确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晶圆销量同比增加及产品组合优化。第三季度晶圆销售数量达到249.95万片,同比增长17.77%,显示出下游需求的强劲复苏。同时,毛利率提升至25.5%,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反映出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和运营效率改善。
产能迈入新纪元,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
一个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数据是,中芯国际的月产能已由第二季度的99.1万片(折合8英寸)提升至102.3万片,正式跨过“百万片”门槛。这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中国在全球晶圆代工领域话语权提升的体现。
与此对应的是,产能利用率攀升至95.8%,接近满产状态,创下近年新高。这表明其生产线高度饱和,客户订单充沛。从应用领域看,工业与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1.9%,消费电子占比达43.4%,均实现环比、同比双增,反映出本土产业链在多个关键领域的持续渗透与替代。
未来展望:景气延续,但需关注结构性变化
对于第四季度,公司给出的指引是收入环比持平至增长2%,毛利率预计在18%至20%之间。尽管毛利率指引有所下调,但这更多是出于审慎考虑,全年毛利率仍将高于2024年水平。结合前三季度表现,2025年全年营收有望突破9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9.17亿元,虽影响当期利润,但也体现了财务处理的谨慎性。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温和复苏周期,叠加国产替代加速,中芯国际作为国内龙头,正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关键窗口期。后续需密切关注先进制程进展、客户结构变化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