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Q3净利润暴增43.1%,产能利用率逼近满产,月产能正式突破百万片大关!这家“芯片一哥”不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报,更释放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加速复苏的强烈信号。在国产替代与全球需求回暖的双重驱动下,中芯国际正从周期底部强势反弹。
业绩全面超预期,产能接近极限运转
根据最新财报,中芯国际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1.62亿元,同比增长9.9%;归母净利润达15.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95.1亿元,净利润38.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8.2%和41.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最值得关注的是产能数据——公司月产能已由第二季度的99.1万片(折合8英寸晶圆)提升至102.275万片,首次突破百万片大关。与此同时,产能利用率攀升至95.8%,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接近满负荷运行,反映出下游订单旺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回升。
结构性优化显现,国产化趋势加速
我们观察到,中芯国际的增长并非单纯依赖规模扩张,而是伴随着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双重优化。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比升至43.4%,工业与汽车领域占比也提升至11.9%,显示公司在高附加值领域的布局正在见效。
更关键的是,来自中国区的营收占比已提升至86.2%,充分体现了“国产替代”的加速落地。随着海外技术限制持续加码,本土晶圆代工需求加速回流,中芯国际作为国内龙头,正成为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核心承载者。
未来挑战与长期竞争力并存
尽管当前表现亮眼,但也要看到潜在压力。公司对第四季度毛利率指引为18%-20%,较Q3的25.5%明显回落,可能反映价格竞争或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前三季度资本支出高达421.9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承压,财务杠杆有所上升,需关注后续资金链管理。
不过,公司在研发上持续加码,Q3研发投入达14.47亿元,同比增13.6%,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与同比双增。这为其在成熟制程巩固优势、特色工艺拓展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结合正在推进的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动作,长期产能整合与效率提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