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动驾驶业务再下一城
我看到特斯拉又在美国拿下一张关键牌照——亚利桑那州交通部正式批准其作为运输网络公司(TNC)运营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马斯克离他的Robotaxi梦想又近了一步。这次许可意味着特斯拉可以在凤凰城地区开展配备安全员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虽然还不是完全无人驾驶,但已经为商业化铺平了道路。
政策松绑与市场争夺
亚利桑那州曾是Uber自动驾驶测试的"滑铁卢"(2018年致命事故后暂停运营),如今却成了特斯拉的试验田。从补充材料里能看出,特斯拉在得州和加州已经积累了运营经验,比如奥斯汀允许无安全员低速运营,而加州则要求严格人工监管。不同州的政策差异,恰恰反映了自动驾驶落地的复杂性——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法规适配才是真正的门槛。
对手的围剿与反围剿
有意思的是,Waymo和优步也没闲着。Waymo在旧金山已占据22%的出行份额,而优步干脆放弃自研,转而抱紧Waymo大腿。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成本优势明显,但行业对其安全性争议不断。从补充材料中马斯克的表态来看,他押注的是"数据规模":靠数百万车主提供的真实路况训练FSD系统,再通过OTA推送给车队,这种"软件定义硬件"的模式确实可能颠覆传统出行行业。
商业化之路的明礁与暗礁
虽然特斯拉计划年底前覆盖美国半数人口,但现实挑战不少。比如加州监管机构明确表示"自动驾驶载客需人工控制",凤凰城服务也暂未公布定价策略。参考得州试运营时每趟4.2美元的统一车费,未来价格战或许不可避免。更关键的是责任界定——如果纯视觉系统在复杂路况下失误,舆论反噬可能比技术故障更致命。
写在最后
作为投资者,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各州监管政策的连锁反应(比如内华达、佛罗里达的后续审批),二是特斯拉能否在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控制事故率。毕竟资本市场可以容忍亏损,但很难原谅安全丑闻。至于Robotaxi会不会成为特斯拉的第二增长曲线?或许等下次财报时的运营数据能给出更清晰的信号。(风险提示:自动驾驶行业政策变动频繁,投资决策需结合个人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