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冰与火之歌":营收增长与利润下滑背后的战略博弈
特斯拉最新财报呈现出一幅矛盾画面:营收创纪录增长的同时,利润却大幅下滑。这就像一位厨师同时开着大火和小火烹饪——一边是汽车和储能业务的旺盛需求,另一边是AI和机器人研发的高额投入正在吞噬利润。
抢购潮推高营收
随着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在9月底到期,消费者赶在优惠政策结束前抢购电动汽车,这为特斯拉带来了可观的销售增长。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7%,推动总收入同比增长12%,远超市场预期。储能业务更是成为亮点,营收同比飙升44%,连续13个季度创下纪录。这种"政策末班车效应"为特斯拉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这种增长可能难以持续。
利润为何"跌跌不休"?
尽管营收表现亮眼,特斯拉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7%。这主要源于几个方面:首先是电动车价格的下调,其次是AI和机器人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再者是监管积分收入的大幅减少。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卖碳"收入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降,创下两年新低。这就像一个人同时在做两份工作:一份带来稳定收入但前景有限,另一份暂时没有收益但可能改变未来。
马斯克的"未来赌注"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将更多时间花在了描绘未来图景上,而不是解释当前的财务表现。他透露公司正在推进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电动卡车Semi和新款储能系统Megapack 3的量产计划,预计2026年启动生产。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斯拉正在建设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生产线,马斯克预计明年一季度展示第三代产品。这些长远布局就像下棋时的"后手",可能决定特斯拉未来的市场地位,但目前它们正在消耗大量资源。
投资者的分歧与担忧
市场对特斯拉的复杂表现反应消极,财报公布后股价一度下跌近5%。投资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欧洲市场的持续疲软、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的进展缓慢(仅有12%客户购买该功能),以及缺乏明确的短期财务指引。有分析师指出,特斯拉当前似乎缺乏可靠的增长叙事,高估值需要更具说服力的业绩支撑。这就像一个创业公司向投资人展示宏伟蓝图,却拿不出清晰的盈利路径。
储能业务或成新引擎
从补充材料来看,特斯拉储能业务在今年二季度曾经创造过季度环比增长129%、年度同比增长157%的惊人增速。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预计明年一季度投产,这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储能业务或许能成为特斯拉平衡汽车业务波动的新支柱,就像为房子安装的第二套供电系统,在主电源不稳定时提供保障。
自动驾驶的伦理困境
关于特斯拉FSD系统的讨论显示,这项被寄予厚望的技术仍面临科技伦理挑战。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决策逻辑、责任认定等问题尚未解决。这就像教一个孩子做复杂决定,需要考虑的变量太多,而后果又太严重。这些挑战可能延缓FSD的商业化进程,影响特斯拉的转型速度。
特斯拉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转型,从电动车制造商向AI和能源公司的蜕变。这种转变需要时间和资源,而市场并不总是有耐心等待。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权衡的是:你更看重特斯拉当下的盈利能力,还是它在未来的颠覆潜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决定了你如何看待这份充满矛盾的财报。